原标题:前4月多家持牌消金抛出融资方案 共计“补血”超80亿
记者安然 朱玲
从近期密集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2021年持牌消金机构业绩保持亮眼的增长态势。而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厚业绩,也为应对行业激烈竞争,今年以来持牌消金在“补血”上动作频频。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7家机构共计“补血”超80亿元。与此同时,3家消费金融机构获批ABS资格,1家获批银行间同业拆借,1家获批金融债资格。
零壹财经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从2022年前几个月的融资情况看,ABS、金融债、银团贷款等方面均涉及,但在统计的融资金额看,可能相比2021年相比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多家机构相继获批ABS、同业拆借资格,融资渠道的持续拓宽,有利于业务竞争力的上升。
7家机构共计“补血”80亿
今年以来,多家持牌消金抛出融资方案,并启动“补血”。4月19日,兴业消费金融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发行规模为19.52亿元的ABS。4月18日,马上消费金融则发行了一笔10.43亿元的ABS。
头部消金“补血”的同时,腰部机构也没停下来。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平安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均完成了其开业以来的首笔银团贷款,分别募集资金6.75亿、6.8亿、6.3亿元银团贷款。
在金融债方面,2月20日,河南银保监局发布批复称,同意河南中原消费金融发行总规模不超过20亿的金融债。
此外,4月2日,湖北消费金融则发布了未来2年发布25亿元ABS的计划。
中国网财经记者据公开资料整理
于百程表示,从2022年前4月的融资情况看, ABS、金融债、银团贷款等方面均涉及,但在统计的融资金额看,可能相比2021年相比有所降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表示,2022年前4月,有更多消金公司增发ABS,或通过银团贷款、同业拆借等形式进行融资,有利于激发全行业的金融特别是信贷服务能力,降低资本成本,保持相对合理的杠杆水平。
争相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不能吸收存款,目前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发行金融债、股东资金、同业拆借、银团贷款以及ABS等方式。一般来讲,融资成本从高到低为银团贷款、金融债、ABS、同业拆借以及股东资金。
于百程表示,消费金融行业已经进入到精细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多渠道、低成本融资的能力,是消费金融公司的的重要竞争力之一。但无论同业拆借、发行ABS还是金融债,都需要银保监会的批准,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
2022年以来,获批发行ABS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有3家,金美信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获得金融债发行资格的有中原消费金融1家。此外,蒙商消费金融获得同业拆借资格。
据了解,与发行ABS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要求更高。根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金融债券发行主体必须满足最近三年连续盈利,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