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动态:《胡同儿》里看短剧市场风向标:影视科班生纷纷下场 短视频内容升级迭代

2022-07-27 08:31:25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原标题 《胡同儿》里看短剧市场风向标

影视科班生纷纷下场 短视频内容升级迭代

导演陆添


(相关资料图)

近期快手短剧暑期档活动“追剧一夏”正在进行,由王羽铮主演、陆添导演的快手星芒短剧《胡同儿》上线快手平台,每集2分钟,仅更新10集播放量就已破亿。

让人耳目一新的非典型短剧

无论是充满地域特色的大杂院生活气息,还是氛围感考究的怀旧风,京味儿扑面而来的《胡同儿》的确是让人耳目一新的非典型“短剧”:过往这个赛道都是古偶、甜宠、搞笑题材的天下,而胡同文化、家庭伦理情感则是长剧非常成熟的元素,《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正阳门下》等电视剧早已突破京味儿剧的地域限制,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情感回忆。短剧《胡同儿》以精良的制作、拍好百姓故事的初心,站在短视频行业风口,为打破长短视频次元壁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短剧《胡同儿》并非横空出世。从大背景看,2021年10月,在快手短剧行业大会暨快手星芒短剧升级发布会上,快手短剧运营负责人于轲宣布,“快手星芒计划”将正式升级为“快手星芒短剧”。将通过内容题材、创作扶持、商业合作三大方向为短剧创作者和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权益和助力,从创作、推广、收益等方面打造良性的短剧生态蓄水池。在内容上,最早快手短剧是以男女性受众进行划分,因此产出了高甜剧场、爆燃剧场等类型。

自2021年10月第二届金剧奖过后,明确快手星芒短剧厂牌的同时,也将探索重心放在集中突破个别题材上,包括“青春励志、国韵古风、都市职场、家庭共情、时代旋律”,《胡同儿》等到了培育的市场;从个体来看,《胡同儿》的导演陆添、主演王羽铮都是科班出身,前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后者毕业于中戏表演专业,曾就职于人艺。两位主创的专业背景的确令这部短剧在制作上比同类作品明显提升,除了“短”,品质与传统长剧没有明显差别。

同时,他们以个人经历鼓励年轻的中戏北电“科班”毕业生们打破行业成见,勇于下场尝试,“拍短剧是当下年轻影视人最大的平台……我们是做创作的,需要的是输出,谁不想在山上练好了功夫,下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应该被所谓‘鄙视链’憋在山头上”。

导演陆添 骨子里“为百姓拍好故事”的情结

2020年,快手官方下场,对优质短视频创作者进行资源与资金扶持,导演陆添开始正式与快手合作短剧项目。年底,第一部《毛小旭的触电人生》上映;2021年合作十部,2022年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十部。

陆添是北京人,三十出头刚刚结婚生女,再加上科班出身、骨子里“为百姓拍好故事”的情结始终都在,于是结合胡同文化,讲一个“奋斗在北京的北京人”的念头应运而生。

创新意味着风险。陆添说,他本来也挺担心《胡同儿》的市场反响,但是事实证明,短视频平台观众也挺喜欢看家常里短。创作中陆添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这种长剧的优势题材转化成短剧的高效输出,毕竟电视剧一集有40分钟去慢慢铺垫“张大民”的喜怒哀乐,而如果不能让观众在《胡同儿》身上停留十秒钟,就彻底失去了机会。

最终打破这个“次元壁”的,陆添认为跟传统长剧一样,也是剧本的精确打磨、演员表演的高度匹配。“长剧如果是良心剧,剪成多碎都好看,但也有很多粗制滥造,非要把20集注水成40集。”

据悉,在创作《胡同儿》时,陆添除了带领编剧团队,将三十而立的年轻人面临的具体问题精心嵌入剧本,还投入了很多有感而发的共情。例如特意将时代背景拉回到2006年前后,“对于90后,那是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奥运会,甚至很多经典歌曲都在那时迸发……剧中大家都在听周杰伦的歌、看小龙女,现在我们还在讨论周杰伦的新歌和刘亦菲。经典的东西很难磨灭,这种戏里戏外的呼应,我觉得观众是认的。”陆添说。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在得年轻人得天下的短剧领域,陆添却大胆将《胡同儿》的目标观众群设定在30到50岁的用户,“我不认为大家都要一味去迎合年轻用户,其实我的创作意图是在符合大众审美的情况之下,让更加有生活阅历的人们去看。”

主演王羽铮 准备“羽铮”这个角色用了33年

《胡同儿》能在快手平台取得短剧题材的巨大突破,用导演陆添的话说,男主人公羽铮的扮演者王羽铮“这张脸很重要”。在短视频平台,他的个人账户@北京小伙·羽铮凭借犀利的段子在全网拥有数千万粉丝。在这部短剧中,王羽铮本人、网红“北京小伙羽铮”和男主人公羽铮三者的身份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为这个角色,“准备了33年”。

2019年,在电视剧组漫长的通告等待间隙,新人王羽铮开始和搭档尝试拍摄短视频。“拍着拍着,你的好恶、审美、性格就会显现出来。我比较渴望表达,也擅长表达,慢慢就形成了接近现实、根据热点将群众的声音加以提炼,‘正能量的暴力输出’风格”,@北京小伙·羽铮迅速走红。

虽然转型短视频后,王羽铮拥有了话语权和网红身份,但他骨子里对表演的敬畏和专业底色并未减少,或者说正是这种专业精神,才让他的短视频作品与众不同。“一开始我接短视频是因为这几年行情不好,没有戏,我总是在琢磨怎么才能维持一个演员的状态,@北京小伙·羽铮是我维系演员能量的方式。慢慢地经济上有点扶持,到现在,这份工作更多是一种使命感。”王羽铮说,短视频的用户的确看似喜欢刺激的东西,这是人的本能,实际上是你喂他什么,他就吃什么;而身为文艺工作者,除了要学会跟用户打成一片,还应该始终绷着一根弦,那种稍微把口味提高一点的小火苗不能灭,这是支撑他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大环境是这样,但是我们每个人其实也是大环境,我们可以让大环境变得更好一点。”

王羽铮2011年中戏表演系毕业之后,在话剧舞台呆了六年,曾经跟何冰、宋丹丹、濮存昕等同台演过《窝头会馆》,前辈的艺术滋养和京味大戏的独特魅力,让北京土著王羽铮一直心心念念拍一部地道北京剧,导演陆添带着《胡同儿》剧本找到他,一拍即合。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