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热点:郑晓瑛:改善生殖健康,要从根本上重视环境问题

2022-08-28 19:22:08 来源:澎湃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相关资料图)

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现场 上海市科委 供图

8月28日下午,2022浦江创新论坛·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在东郊宾馆举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双聘教授郑晓瑛对如何守护生殖健康,带来了主旨发言。

郑晓瑛介绍,中国人口呈现了显著的年龄结构变迁,通常人口转变理论认为,生育率会从一个较高的水平开始逐步下降,通常认为稳定在2.1%人口水平上,但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常年低于这个水平,徘徊在1.5—1.8左右,人口生育问题已经从政策性转为内生性问题。

和生育率低对应的问题就是老龄化,中国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6.96%,标志着中国在21世纪开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5%。

根据郑晓瑛团队过去预测研究显示,即便考虑到二孩和三孩,中国仍将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预计2023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进入重度老龄化发展阶段。

然而老龄化不断加深的同时,中国人口生命周期生育问题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生育健康问题又是潜在和隐匿的,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

关于环境和生殖健康的交互作用,郑晓瑛团队开展了一个项目,重点对风险因素及其背景进行了细化分层研究。

研究发现,出生缺陷问题严重,出生缺陷患儿有40%死于5岁之前,虽然40%存活下来了,但是日后逐渐发展成了残疾。由此可见,出生缺陷导致了严重的因治疗残疾或者死亡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影响儿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经济负担,也是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损失非常重要的原因。

郑晓瑛介绍,当前也有诸多研究探究了关于多重环境风险与生殖发育安全的关联证据,重金属对生殖系统的损害,包括引发的自然流产、早产等问题的增加。出生缺陷往往孕前或者孕早期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体现出环境治理的关键作用。

例如PM2.5浓度偏高,容易导致有毒金属渗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让胎儿发育迟缓相应显著增高,郑晓瑛建议,诸如此类的环境问题,应当作为生殖健康改善的长期手段和根本措施。

对于人类生育率衰退的问题,郑晓瑛透露,研究数据也揭示了男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育率衰退挑战,指标显示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全球男性平均精子密度从1940年的每毫升1.13亿减少到1990年的6600万,到2003年,这一下降比例达到了62%,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此外,不孕不育年龄层蔓延,导致不孕不育的病因很广泛,除了女性排卵系统、输卵管以及子宫宫颈等问题,还有男性个体的问题,还包括社会环境问题对心理干预影响等多方面问题。

郑晓瑛提出,不安全性行为、性骚扰、艾滋病等等问题严重威胁青少年群体生殖健康。而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这也就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郑晓瑛强调,要立足全生命周期分层守护人类的生殖健康,涵盖从出生缺陷到青少年生殖健康意识以及育龄人口的生育率压力和老年期生育健康挑战等重要问题,从而守护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

责任编辑:陈斯斯 图片编辑:蒋立冬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