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看:企业加速降本扩产,站上“风口”的异质结能否成领航员

2022-09-09 16:38:48 来源:第一财经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来,异质结(HJT)电池板块站上了光伏产业的“风口”,相关异质结企业扩产动作不断。

近来,异质结(HJT)电池板块站上了光伏产业的“风口”。


(相关资料图)

同花顺数据显示,HJT电池板块概念股近三个月涨幅达9.41%,近一年涨幅达18.28%。站上“风口”的异质结能否成光伏电池新技术的领航员,接替目前接近效率极限的P型电池,成为引领下一代光伏电池主流的技术路径值得讨论。

异质结(HJT)电池是基于光生伏特效应的一种新型电池,与TOPCon电池同属于N型电池。受益于双面对称结构及非晶硅层的钝化效果,异质结(HJT)电池具备转换效率高、低衰减、可使用薄硅片、可叠加钙钛矿、制造流程较短等特点。

新能源智库SOLARZOOM光储亿家创始人刘昶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哪条技术路线(HJT技术路线和TOPCon技术路线)会在这场竞争中胜出,究其根本在于谁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谁能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目前来看,异质结(HJT)相关公司包括捷佳伟创(300724.SZ)、迈为股份(300751.SZ)、东方日升(300118.SZ)、奥特维(688516.SH)、爱康科技(002610.SZ)等。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光伏行业一直以来的主旋律就是降本增效,异质结(HJT)的降本方式有薄片化、银包铜、210半片等等。

眼下,银浆降本是电池片厂商推动异质结(HJT)电池成本下降的核心“抓手”。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在异质结(HJT)电池的成本结构中,硅片成本占比最高,为49%。在非硅成本方面,HJT电池的银浆成本占比高达59%,远高于占比排第二的靶材成本(占比为14%)。

异质结(HJT)电池主要玩家之一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华晟”)官方信息显示,近期公司已通过对SMBB(SuperMBB)等技术的应用将M6单片银浆耗量降低至150mg/片以下。“叠加电池转换效率与产线产量的提升,我们测算近期异质结HJT电池非硅成本已下降至约0.35元/W至0.4元/W区间,相比于去年同期降幅约40%。”

安徽华晟CEO周丹日前在2022年HJT&叠层技术峰会上公开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开发了双面微晶量产工艺,已实现银包铜电池及组件量产出货,量产目标来到了25.5%。”

另一方面,近期多家公司快速推进异质结电池产业化,积极扩产异质结产线。

9月5日,光伏设备供应商迈为股份公告称,该公司与安徽华晟签署多份设备采购合同,约定安徽华晟拟向该公司采购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12条,共计7.2GW,但未披露交易价格。

时间往前推,5月底,宝馨科技(002514.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合同》,投资约16.8亿元建设2GW光伏电池及2GW光伏组件等。6月中旬,金刚玻璃(300093.SZ)公告称,拟新设控股子公司金刚羿德,投资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分两期投建,项目后续研发、调试、生产基地均落地甘肃酒泉。

安徽华晟表示,拟建设三期4.8GW双面微晶异质结智能工厂项目,预计在2023年一到三季度内分两期完成设备搬入和调试投产。

“在产能方面,公司今年投产产能为2.7GW,包括一期700MW和二期2.0的2GW。在建产能包括7.5GW。所以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总共建成的产能略微超过10GW,包含电池和组件。”周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东吴证券认为,2022年是异质结(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的一年,维持今年全行业扩产20GW至30GW扩产预期不变,预计年底异质结(HJT)电池片的单瓦生产成本与PERC(目前主流的P型电池)打平,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规模扩产。

“HJT电池转换效率迭创新高,产业化快速推进,成本下降路径清晰可行,我们预计在性价比拐点到来后预计将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中银证券方面表示。

政策端方面,国家对于光伏行业的创新也做出了相关部署。

8月下旬,工信部等五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发高可靠、智能化光伏组件。在太阳能装备方面,推动异质结(HJT)、TOPCon、IBC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技术的产业化,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和行业应用。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