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綦晓光
较窄口径的统计数据显示,A股水上运输业30家上市公司中,ESG报告披露率约为70%,处于全行业较高水平,但仍存在提升空间。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发布的“Fourth IMO GHG Study 2020”,近些年全球航运业(包括国际海上运输、国内海上运输和渔业航运)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比重在2.7%~3%范围内波动,其中国际航运企业成为主要的排放者,且其碳排放强度在2012~2018年间有所提升。与此同时,IMO预测,如果没有新的相关规定出台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或降低碳排放强度,2050年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将达到2008年排放量的130%。可见目前全球运输业,尤其是国际航运业的ESG战略与执行,在推进环境、经济可持续方面不容忽视,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探讨。
(相关资料图)
国际航运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演进。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航运业向规模化与专业化更进一步发展。根据IMO的数据,目前海上运输承担了世界贸易超过90%的运输量,成为向全球供应原材料、消费品、能源等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月,全球船队100总吨(gross tons)以上的商船数量已接近10万,近些年1000总吨以上船舶的港口停靠次数在90万上下波动,全球海运贸易量已从1970年的26.05亿吨上升至2020年的106.48亿吨。根据预测,全球海运贸易量未来仍将不断增长。
过去10年,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国际航运业总排放量增长速度放缓,但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目前为止所做的努力还无法实现IMO“到2050年总排放量要下降到2008年的50%”的减排目标。近些年,为了进一步规范排放行为,IMO通过了更多新规定,但随之提升的海运物流成本也对行业内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披露ESG报告正在逐渐成为促使企业在外部监督下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方式之一。
然而,目前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强制要求国际航运企业披露ESG报告,根据德勤的调查数据,在希腊随机选择的38个航运企业中,至少发布过一份ESG报告的企业仅占63%,而在世界主要航运证券交易所(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上交所)中随机选择的25、7、3、3个航运上市公司中,有ESG报告披露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0%、71%、100%、33%,可见不同地区的国际航运业在ESG理念践行方面差异较大。但随着近年来各方的持续推动,ESG报告披露进程可能会加速。从宏观视角看,2022年5月正式生效的波塞冬海上保险原则将促进航运企业提升ESG报告披露程度,并规范披露框架,欧盟的可持续金融披露规定也将提升ESG理念在投资中的重要性;从微观视角看,投资者对航运企业的ESG表现关注度也不断提升,这是由于世界不确定性日趋加强,包括疫情、事故、污染、罚款或名誉损害等在内的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引发航运业潜在风险,造成经济损失。以上各方推动力都将积极贡献于优化建构全球国际航运业的ESG生态,进而助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将视野聚焦在我国,作为海洋大国、航运大国,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包括国际航运业。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是世界前三大船舶拥有国之一,拥有最高的港口停靠次数,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近二十年来稳居第一,海运进出口量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30%。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碳排放水平也相对较高,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航运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在世界第九位,这与航运吨位市场份额、运输船舶种类的结构高度相关。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际航运业积极进行着能源与燃料转型,克拉克森统计显示,我国船东绿色化进程整体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船队运力中ECO节能型船舶占比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但值得关注的是,ESG报告作为能够进一步规划和规范企业排放行为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国国际航运企业对此关注度还应进一步提高;同样,ESG落实及表现仍有提升空间。从ESG报告披露程度看,较宽口径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港股市场中包括运输业在内的工业企业ESG报告披露率达到97.4%,但A股市场中包括海上运输业在内的交通业企业ESG报告发布率仅为50%,在该口径下的十大行业中仅处于中游;而较窄口径的统计数据显示,A股水上运输业30家上市公司中,ESG报告披露率约为70%,处于全行业较高水平,但仍存在提升空间。
从ESG评级状况看,根据中财大绿金院的数据,A股水上运输业30家上市公司中,处于A、B、C、D级别的公司数量分别为16、2、3、9个,其中处于A+、A、A-的公司数量分别为4、8、4个,总体来看A级数量占比约为53%,高于道路运输业的40%、铁路运输业的33.3%,但D级数量占比达到30%,可见行业内评级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现象。从ESG报告披露内容来看,以上述取得A+评级的水上运输业公司为例,其披露内容均较为详实,但指标披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比如部分公司披露了详细的海上与岸上大气污染物、温室气体、废弃物明细排放量,但另一部分公司仅公布相关的排放总和数据,因此可能需要建立统一的指标披露标准,使各公司之间能够开展横向比较分析,不断完善行业之ESG生态。
总结来说,从ESG视角来看,承担了我国约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的国际航运业在ESG报告披露程度、行业内ESG评级的分化现象、指标披露标准等方面仍有完善空间,其可持续发展之路仍未完待续,但未来可期。
(作者系共生态经济研究院特聘院长。感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张荀参与整理部分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