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宁
党的 报告为中国期货市场今后发展举旗定向。近日,期货业掀起一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精神热潮。多位期货公司高管认为,期货公司结合实际业务发展,可以把品种供给、风险管理、“保险+期货”等业务作为有效抓手,多路径践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员李正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期货业当前正在深入学习党的 精神,在贯彻落实上,将充分发挥期货特有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功能,加快供给品种体系建设,场内场外市场建设,提升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更好地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使命。
(资料图)
将基本职能
与党的 精神紧密结合
受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和供应链瓶颈的影响,近两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海外市场风险外溢,国内中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经营困难加剧。党的 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何将期货行业基本职能与党的 精神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 精神,是行业未来需要思考的重点。期货风险管理业务已取得较好成绩,目前行业内备案设立的风险管理公司已达100家。从期货公司的角度出发,通过风险管理业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有力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
罗旭峰介绍,目前场外衍生品、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风险管理工具已在业内实现广泛运用,规模逐年提高。未来,期货公司要做大做强期现结合业务,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个性化套期保值方案和交易策略,促进大型企业开展期货套期保值,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农企农户风险管理,使之成为风险管理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落实到期货市场,发挥品种功能,借助期现业务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运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重视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增加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丹良认为,期货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不仅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还应是引导实体企业参与市场风险管理的推动者,如此才能真正达成让金融市场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期货公司应该发挥衍生品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通过价格发现功能为企业点价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套期保值功能为企业提供风险对冲方案,中小微企业通过参与期货风险管理,可以熨平企业利润,实现稳定经营。
将“保险+期货”等业务
作为有力抓手
党的 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期货市场因具备价格发现、管理风险等多种功能,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罗旭峰认为,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基本职能,“保险+期货”模式结合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与保险行业的承保理赔功能,解决了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风险难规避等问题,成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有益补充。
与此同时,监管层也在积极支持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研发,提升现有品种运行质量,为“保险+期货”项目提供便利性高、流动性强的风险对冲交易平台,让“保险+期货”服务惠及更多农户、产业和地区。
许丹良表示,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稳定器”,期货公司要将期货知识“下乡”,将农产品期货对冲风险和管理风险的基本知识与原理传播到广大农村中去,提高广大农户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面对党的 要求,期货经营机构与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应一道努力,推动“保险+期货”模式不断创新,发挥其促进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引导农业要素合理流动的作用,为更好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交出期货答卷。
据了解,南华期货连续多年积极参与完成交易所项目以及商业性“保险+期货”项目,通过“保险+期货”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2016年至2021年,累计承做“保险+期货”项目上百个,承保农户超过13.1万家,保险金额达65.12亿元,期权端累计赔付逾1.5亿元,涉及品种包括玉米、大豆和豆粕等十几个,由“价格险”到“收入险”,由“农作物保险+期货”到“养殖业保险+期货”,多个项目试点规模逐步扩大,形式种类不断创新。
方正中期期货则切实将帮扶工作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发挥行业特色与专长,通过“保险+期货”等金融帮扶模式,为涉农主体提供现货保价服务。自2018年以来,已在72个县域或区域开展了113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生猪、天然橡胶和苹果等众多期货品种,累计惠及农户近14万户次,提供约23.25亿元风险保障,累计赔付4676余万元,有效帮助当地农户运用金融工具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促进了农户稳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