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要闻】普利特拟2.18亿扩张电池产能,转型高端近三年投6.84亿研发

2022-12-06 08:17:27 来源:媒体滚动

打印 放大 缩小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谢卓维

新能源景气度持续,普利特(002324.SZ)继续加码储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4日晚间,普利特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海四达拟投资2.18亿元,建设年产1.3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数字化工厂项目,以提升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以及多元化市场需求。

今年8月,普利特完成对海四达的战略重组,扩大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并助力业绩增长。

同时,普利特持续加码研发,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据Choice数据显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普利特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6.84亿元。

拟投2.18亿元加码高端锂电池

为加快新能源产业平台的建设,普利特继续扩产。

近日,普利特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使用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投建年产1.3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数字化工厂项目,项目投资总额达2.18亿元,占最近一期净资产比例为8.37%。

对此,普利特表示,随着新能源配储趋势的发展,钠离子电池凭借在安全性、快充性、放电性等方面的特点具备一定优势,高度贴合储能场景需求。本次项目将建成兼容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新增产能将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以及多元化市场需求,增强公司竞争力。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普利特持续完善新能源布局,扩大业务规模。

2022年8月,普利特完成了对海四达的战略重组,正式完成了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战略部署。当前,普利特拥有海四达79.79%股权。

完成股权转让后,普利特还将向海四达增资不超8亿元,用于海四达电源年产2GWh高比能高安全动力锂离子电池、年产12GWh方型锂离子电池两个项目投入。

截至目前,海四达拥有三元、磷酸铁锂等电池产能共3.03GWh/年,伴随着上述项目落地,普利特将通过海四达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产能规模。

前三季净利润增81.06%

成功重组海四达,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普利特业绩也实现增长。

资料显示,普利特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同济大学普利特化学研究所,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并于2009年12月上市。其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改性材料产业、ICT材料产业和特殊化学品产业三大板块。

上市以来,普利特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存在一定波动。据Choice数据显示,2013—2018年,普利特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由17.10亿元增至36.66亿元,增幅达1.14倍;净利润则由1.97亿元降至7232万元,在波动中下滑。

此后两年,普利特盈利能力回暖,净利润实现两连增。数据显示,2019—2020年,普利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44.48亿元;实现净利润1.65亿元、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139.99%。

2021年,上游主要大宗原料及辅料价格的大规模上涨,致使公司成本大幅增加,普利特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更是盈转亏。当期,公司实现营收48.71亿元,同比增长9.52%;实现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375万元、-3939万元,同比分别下滑94%、111.53%。

基于此,普利特通过收购重组海四达,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实现业绩增长。据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普利特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42.81亿元、1.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3%、81.06%。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在业绩增长的同时,普利特还持续加码研发,以研究开发功能化、高性能化产品为抓手,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

据Choice数据显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普利特研发费用分别为2.13亿元、2.49亿元、2.22亿元,累计投入6.84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普利特拥有中国授权专利173项,授权发明专利16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在申请专利169项。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