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察:李建军:金融科技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来设置

2022-12-15 15:26:05 来源:睿见Economy

打印 放大 缩小

2022年12月13日-14日,由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主办的“2023第十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暨2022‘光大杯’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云端”举办。论坛年会为期两天,包含主题演讲、圆桌对话,发布优秀案例、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报告、《web3.0》图书、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金融科技竞争力报告等多个重要板块。50余位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谋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共克时艰、共话未来!


【资料图】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参加本次论坛年会并做精彩发言。他从金融科技学科发展、金融科技专业建设、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总结与展望等4个方面,介绍了高校金融科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金融科技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来设置,这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或者根据实践的需要来决定,培养将现代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知识体系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构建相应的课程设置;探讨教学内容以及学科能力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当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他表示,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本科层面应该重点具备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密码学等,还有交叉学科,如大数据与金融、人工智能金融等。硕士层面应重点在大数据分析、商业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智能等。博士层面,主要是对金融科技理论前沿的课程及应用开展相应的研究。

以下内容根据速录内容整理:

一、金融科技学科发展

金融科技学科是在新文科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一个新型交叉学科。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了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对29个文科类的专业进行了新技术的融入,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跨学科的学习资源。

所以,新文科的内涵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边缘形成的一个新兴文科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的方式。我国高校也在新文科的背景下,先后设置了像智慧农业、数字传媒、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理工交叉的新型的文科专业。新文科专业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从2017年开始,中国可以回溯到2012年互联网金融出现,当时只是概念的出现,而2016年就有了互联网金融的专业。2017年新文科概念出现以后,又兴起了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专业。2018年推出了双万一流工程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涉及不少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之后又推出了经济学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计划,建立了推进了经济学的基础人才基地,融合了新技术来培养经济学的人才。在2021年,教育部又推出了新文科的研究改革项目,推动了新文科的研究。今年,教育部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改造和转型。

从国内外视角来看,金融科技作为一个本科专业的话,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率先设置,中国大陆的立信会计学院也设置了金融科技本科专业,都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到目前为止,一共有85所大学设置了金融科技本科专业。2020年,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也都设置了金融科技本科专业。

在研究生层面,国内著名高校,如北大、人大、清华等都设置了硕博类的金融科技方向。国际上,杜克大学、纽约大学、爱丁堡大学都有金融科技硕士专业项目,麻省理工、牛津、剑桥、斯坦福等大学都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

二、金融科技专业建设

金融科技专业建设,实际上经历了互联网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模式。作为金融科技学科专业,应该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基础理论。金融科技的内涵实际上是研究对象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技术赋能的金融服务的,是一个新型交叉的学科,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等学科门类,所以它的学科理论是一个融合式的学科理论,从研究方法上,借鉴了整个工程技术、数理统计的理论方法,跟传统的经济学金融学研究方法融合,最终解决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作为一个学科专业,金融科技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来设置,这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或者根据实践的需要来决定,培养将现代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知识体系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构建相应的课程设置;探讨教学内容以及学科能力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当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金融科技发展本身有技术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技术基础主要集中在5个领域,一是通讯领域,如5G互联网、链式互联网等;二是算力领域,如云计算、量子计算等;三是算法领域,机器学习算法已经从深度去走向牵引式学习;四是数据领域,主要是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的过程;五是其他领域,包括区块链、元宇宙等等技术。

金融科技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传统的金融理论,包括:金融科技功能理论,涉及到了支付结算、资源配置、宏观调控、风控管理、信息提供和激励相容等;金融模式与结构理论,主要是探讨金融科技能否发展出一种去中心化的第三金融模式;信息对称、共识机制与共享金融理论,就是解决信息对称和共识机制的达成,发展共享金融的理论过程;金融通政经济理论,涉及数字加密、交易信任和支付,数字货币、数字资产的确认等;金融技术领域包括了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金融科技的实践前沿涉及到金融的微观宏观等领域。微观领域像支付、银行、金融、科技。支付领域包括第三方支付系统以及跨境支付系统;银行科技包括智慧银行、智能网点、智慧机具的发展;金融交易科技主要是数字化的交易系统、程序化交易、财富管理、风险资产定价、智能投顾等;保险科技涉及到保险精算智能技术、保险产品定价技术、保险营销技术、保险远程服务技术等;金融风险管理科技涉及到金融风险识别、金融风险预警等。

宏观领域主要是:数字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如何应对当下的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创新;金融科技风险管理,涉及到了技术伦理科技,金融科技本身的风险;大数据征信与管理,包括大数据征信模式规制和监管;金融科技监管,包括规制建设、监管协作;监管科技领域涉及到合规科技和沙箱监管、前沿技术监管与应用等。

三、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现在金融机构人才需求结构快速变化。以银行为例,无论是传统商业银行,还是纯互联网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近年来在人才需求结构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偏科技类的人才的需求占了百分之八十左右。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必须围绕实践的需要,本科人才应定位为金融科技类公司输送专业技能型的人才。人才培养应该采用金融科技组织机构联合举办的模式,硕士人才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金融技术与管理人才,探索双主体的办学模式。博士人才应定位于精英经营型高层次研究人才,为金融科技研究监管部门培养高层次人才。

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本科层面应该重点具备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密码学等,还有交叉学科,如大数据与金融、人工智能金融等。硕士层面应重点在大数据分析、商业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智能等。博士层面,主要是对金融科技理论前沿的课程及应用开展相应的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在已经历了近10年时间,从早期在研究生层面开始的互联网大数据方向,到现在金融科技本硕博人才的培养,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也建立了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相融合的金融安全工程中心,编辑出版了系列的专业教材,入选了北京市的一流专业和教育部的虚拟教研室的试点。

四、总结与展望

金融科技学科的建设基于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在学科的技术、理论基础、前沿问题的拓展,不断夯实新型交叉学科的内涵,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范畴。

金融科技专业建设重点在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建设和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发力,不断进行深度探索。

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应探索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