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着力扩大内需,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开工建设京东方等一批重大项目;支持北交所扩大交易规模,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强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
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首都交出2022年成绩单,并进行未来展望。
报告要点速览
(相关资料图)
2022年,北京实现: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正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8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底退税后,同口径增长2.6%;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
城镇调查失业率预计保持在5%以内;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2023年,北京提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生态环境质量、能源、水资源等指标落实国家要求。
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对于2023年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携手经济共同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全面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保持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实现三大文化设施建成投用,确保行政办公区二期竣工,启动第二批市级行政机关搬迁。高水平建设运营环球主题公园,做精做优运河商务区,加快建设张家湾、台湖、宋庄等特色小镇,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国家级平台。
京津冀协同加速深化拓展,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京张高铁、京沈高铁、京唐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大运河京冀段实现旅游通航,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圆满收官,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构建。
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
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积极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高质量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超大城市市场容量优势,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首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紧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强化新消费地标载体建设,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冰雪消费,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让消费热起来、经济活起来。
开工建设京东方等一批重大项目
支持北交所扩大交易规模
在投资方面,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三个一百”市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京东方、北京六号线等一批重大项目,保持重要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势头。用好政府专项债,在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再发行一批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围绕项目转,发展巩固高精尖产业,开展产业筑基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加强集成电路系列重要研发项目建设,聚焦新型抗体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做强医药健康产业,高标准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等信息科技标杆项目,在卫星互联网、氢能等新兴领域拓展布局,加快新能源汽车优质项目建设。支持北交所扩大交易规模,服务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深化金融科技创新,加强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中心优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统筹布局,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及,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赛道,打造更具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坚持用改革解难题,以开放促发展,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高标准建设“两区”“三平台”,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启动重点园区(组团)发展建设三年行动。加快中德、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高水平办好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推出更多“一证通办”事项和“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场景。健全“服务包”“服务管家”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一批“绿灯”投资案例。
试行个人养老金制度
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
此外,在促进改善民生方面,报告提出,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建设农村街坊路10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农村户厕1000座,提升60个美丽休闲乡村,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用绣花功夫治理城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启动危旧楼房改建和简易楼腾退2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300个、完工100个,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深化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推动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项,新建10处郊野公园。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公共服务更高水平、更均衡。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试行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长护险试点。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