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定位|华慧能源IPO:成长性堪忧触及审核红线 研发“啃老本”创新成色不足

2023-01-19 20:11:32 来源:新浪证券

打印 放大 缩小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


【资料图】

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发布了修订的《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新增几项创业板定位的量化指标,同时增加了限制在创业板上市的几类行业。该规定在发布之日立即实施,且2020年6月的旧规同时废止。

新增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营收增速、研发费用金额及增速。我们对创业板在审的338家(截至1月16日,不含已终止及已发行项目,下同)拟IPO企业进行复核,发现有43家企业不满足新修订的量化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剩余295家企业并不一定符合创业板定位,因其还需要满足“三创四新”的定性指标。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6家公司营收、研发费用皆不达标,其中就包括IPO一波三折的华慧能源。与其他5家公司相比,华慧能源的持续盈利能力还有待检验。

持续盈利能力待检 成长性严重不足

招股书显示,华慧能源的主营业务是于电容式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玩具、小家电、LED 照明、智能车载设备、电子烟、数码产品等领域。公司还称,生产的电容式锂离子电池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钛酸锂、钴酸锂和锰酸锂五大材料体系。

尽管华慧能源声称主营产品应用领域广,覆盖材料体系广泛,但公司的业绩规模却很小,且持续盈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华慧能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1.91亿元、2.14亿元和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9%、-8.63%、12.41%和-27.67%;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0.51亿元、0.55亿元、0.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42%、9.26%、7.24%、-53.76%。

2020年,华慧能源收入下降。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大降27.67%,扣非净利润降幅竟超过了50%。

有意思的是,华慧能源将业绩下降归咎于新冠疫情反复、俄乌战争及全球经济增速略有放缓等因素,却不认真反思在新能源产业链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业绩为何不升反降。

资料显示,华慧能源的新能源电池没有实现业绩爆发增长的自身原因是,其主营产品是小型消费电池而不是动力电池。小型消费电池市场处于激烈的红海竞争中,华慧能源突围难度不小。

由于华慧能源最新一期的扣非净利润降幅超过了50%,因此也触及了IPO审核红线。根据《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发行人存在最近一年(期)经营业绩较报告期最高值下滑幅度超过50%情形的,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应审慎说明对持续盈利能力是否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仅触及持续盈利能力这条审核红线,华慧能源的业绩规模也达不到创业板新规定的要求。2018年,公司收入为1.74亿元,2021年公司营收需要达到3亿元才达标,但公司实际营收只有2.14亿元。

2022年,华慧能源营收如果达到3亿元,还能保留最后的希望。但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只有0.94亿元,下半年完成2.06亿元的收入基本不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对营收增速提出量化指标,与创业板一直以来提倡的成长性相契合。换言之,如果一家企业业绩增长都有问题,且没达到一定规模(3亿元),很难称得上是具备成长性。

发明专利仅3项 靠老本吃饭

华慧能源不仅营收数据不达标,研发投入也不达标。

2018-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与研发投入金额相同)分别为1133.34万元、1048.58万元、 951.74万元、1131.58万元,2019-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为负值,远未达到15%的复合增长率。同时,公司2019-2021年三年的研发费用合计3132万元,未达到5000万元的标准。

以2019年的研发费用1048.58万元为基准,华慧能源2022年的研发费用只有达到1594.76万元,才能够满足2020-2022年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的要求。

2022年上半年,华慧能源研发费用470.59万元,下半年增加1124万元才达标。但1124万元基本上与2021年全年的研发费用持平,且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降幅较大,研发费用突增恐与实际不符。

研发投入不达标背后是华慧能源创新力不足的困境。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专利112项。但公司发明专利仅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高达93项,外观设计专利为16项。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等规定可知,发明专利保护的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技术方案,是全新且独立的,技术含量高。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侧重于改进形状和结构。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一种外观。

从华慧能源专利类型来看,能代表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数量较少,而代表外观和结构的发明专利较多。

值得关注的是,华慧能源3项发明专利中,还有1项继受取得,即不是自己研发原始取得。并且,公司3项发明专利距皆是在2015年及以前取得,至今已经有7、8年以上的时间。

华慧能源多次在招股书中强调发明专利“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含浸方法及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应用”填补了锂离子电芯自动含浸技术的空白。但这项发明专利从取得至今已经过了七年多时间,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啃老本”。

华慧能源的创新能力从核心技术人员的学历上也可以体现。招股书显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有四位,分别为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顾慧军、徐庆、郑小耿和顾鹏。

其中,顾慧军的最高学历仅是高中;徐庆为中专学历;郑小耿和顾鹏为大专学历。在核心技术人员都是大专或中专水平的情况下,公司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多也不算太意外。

公司研发费用率也低于同行。2019-2021年,华慧能源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02%、4.99% 、5.28%;同行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66%、7.28%、7.17% 。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