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继续大手笔扫货!尾盘竞价净买入近15亿元,全天净买入92.56亿元,为连续13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2.11亿元,深股通净买入50.46亿元。
本周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加仓485.15亿元,单周净买入额创历史次高,仅略低于2021年12月创下的488亿元历史纪录。1月以来,北向资金则已累计净买入1125.31亿元,刷新了沪深股通单月净买入的新高。并且,这一数字已超过2022年全年净买入总额(900.20亿元),同时也超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
为何大举回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向资金在2023年开年以来的大举买入超出了众多机构的预期。截至1月20日收盘,北向资金本月合计买入1125.31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净买入总额(900.20亿元),同时这一数字也创下了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的单月净流入额新高。
“本次外资流入的级别确实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申万宏源证券在研报中直言。申万宏源认为,本次外资的大幅回流与人民币大幅升值同时出现,反映出典型的经济基本面“中强美弱”的预期。人民币升值速度也大超预期,年初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升值幅度排名为2014年11月以来的历史第二,说明外资对中国疫后复苏认同度非常高。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外资流入背后可能包含多方面因素:首先是美联储加息节奏缓和,全球流动性环境边际好转;其次是国内政策变化下,压制经济的因素有望逐步缓解,近期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较快;再次是部分产业政策的边际变化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海外投资者较为关注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平台经济等产业的表态,以及近期部分产业领域的边际变化,如海外游戏版号恢复发放等等。
兴业证券提到,外资近期的大幅流入绝不是“一时冲动”。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看,2022年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动力减弱,甚至一度大幅流出,但当前不管是对经济、对地产风险,还是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都在明显缓解和改善。中国资产性价比提升,正吸引外资加速回流。
虽然主流机构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核心观点一致的是,外资对于中国和海外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对于国内政策的预期、叠加海外加息放缓后的汇率变化,共同造就了外资大幅回流的结果。
爆买权重蓝筹股
从流入结构来看,2023年开年以来北向资金正重新布局其重仓行业,呈现整体等比例加仓的特征,流入板块以金融、消费为主。
从买入金额看,北向资金等比例加仓的特征体现在其持续爆买大消费、大金融、新能源三大方向的龙头个股上。Choice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中国平安等标杆性个股的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年初至今均已超5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以超80亿元的金额高居榜首。
美的集团、隆基绿能、招商银行、比亚迪、东方财富、格力电器、爱尔眼科等一众“宁组合”“茅指数”成分股的净买入额同样名列前茅首。
从北向资金持股比例变动来看,埃斯顿以2.82个百分点的增持幅度位居沪深两市首位。此外,云铝股份、东方日升、安科生物的持股比例增幅同样超过2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近期市场修复过程中,外资重仓的消费、医药等行业表现较为强劲。外资重仓的股票风格经过一年多的回调后,近期修复明显,而且仍有向上空间。中金公司表示,其拟合的A股外资重仓持股指数当前的前向市盈率为10.0倍,位于2018年以来的历史均值向下0.57倍标准差,和2021年2月的估值高点(17.2倍)相比仍差42%。
不过,兴业证券从交易盘和配置盘的角度对北向资金进行了拆分,认为北向资金配置盘和交易盘在加仓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银行、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等行业上有明显的共识,但两类资金对于电力设备、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农林牧渔、机械设备、通信和基础化工等行业有较大的分歧。
2023年还有多少加仓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前券商发布的2023年度策略中,“外资回流”是机构的一致预期。中信证券表示,外资是2023年A股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随着2023年人民币缓慢升值,外资净流入规模有望恢复至千亿级别以上。
中金公司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QFII/RQFII加北向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可能在3000亿元至4000亿元。
兴业证券表示,回顾2017年至2022年,北向资金流入具有明显的“开门红”效应,历年外资都会在1月至2月大幅加仓A股,占全年净流入规模比重的中位数为20.9%。外资年初大幅加仓的行业有望持续领涨市场。
从历史行情来看,除2022年短暂承压外,北向资金自开通以来年度净买入额也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状态。与此同时,通过历史经验复盘,北向资金大幅流入后一个月A股市场往往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涨幅。
广发证券选取了10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代表性时点作为研究对象。从Wind全A指数、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的表现来看,在类似的北向资金快速大幅流入之后一个月,前述三大指数上涨的概率均超过70%,但3个月以后A股上涨的概率以及累计涨幅均有所回落,北向资金净流入的动能也进一步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