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2023新春献词丨兴银理财首席研究官徐寒飞:经济重启复苏之年,迎接更多投资机会

2023-01-23 16:42:28 来源:媒体滚动

打印 放大 缩小

转自:中国证券报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虎年轻舟已过,曾经多少艰难奋勇;兔年可望春山,此间多少期许祝愿。挥别金虎,迎来玉兔。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中国证券报邀请各大金融机构代表,为您送上新春祝福,分享感悟心得,展望投资宏图。

兴银理财首席研究官徐寒飞


(资料图)

2022年回顾:充满挑战的一年

回顾2022年,无论从全球宏观经济还是资本市场来看,都是充满挑战、较为困难的一年。外部来看,俄乌局势、全球通胀顽疾以及美联储激进加息,使得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全球股债资产重挫,汇率大幅震荡,仅美元和原油等走强;国内经济遭遇疫情反复、房地产周期下行和美元流动性收紧的多重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在,全年A股和港股大幅下挫,房地产销售遇冷,债市整体向好但年末也遭遇急速调整,利率出现明显反弹。

2023年展望:转折之年

海外经济:加息渐入尾声,衰退压力升温

高通胀已是强弩之末,加息周期进入尾声。2022年高通胀和主要央行大幅紧缩是海外经济和市场交易主线。受俄乌冲突、能源与食品价格大涨、劳动力短缺和购房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美国通胀创下40余年新高,通胀预期更持久、更具粘性。通胀高企背景下,美联储鹰派加息速度创历史纪录,2022年累计加息425基点,加息速度仅次于1980年沃克尔时期,推动美元流动性大幅收紧,美国利率水平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高点。20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供应链瓶颈持续缓解,美元流动性大幅收紧抑制需求,大宗商品价格已显著回落,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也明显降温,经济开始步入温和衰退,有利于通胀向下修复。

展望2023年,预计高通胀不再成为主要问题,全球通胀在2022年末已到高点,2023年有望连续回落,应对经济衰退则可能成为主要政策目标。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在2023年上半年结束本轮加息周期概率逐渐上升。

全球经济增长急剧放缓,美国经济步入衰退之年。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受通胀和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球增长将放缓至1.7%,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从2022年2.5%放缓至2023年的0.5%,除中国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从3.8%放缓至2.7%,这是近30年来第三低的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2009年、2020年的全球衰退。2023年美国经济也将步入衰退之年,自去年4季度美国消费和制造业PMI逐步走弱,房地产等利率敏感部门快速降温,2023年美国经济温和衰退已成大概率事件。

以美元升值、美债利率上行为标志的海外金融条件紧缩进入尾声。2022年美联储激进紧缩、美国增长相对优势以及地缘避险情绪,不断推升美元真实利率,全球美元流动性大幅收紧,美元强势升值,其它经济体汇率显著走弱,国际资金流出非美元资产,广泛打压各类金融资产,除美元走强外,发达和新兴市场股、债、黄金等其它资产在强美元和实际利率上行双重压力下普跌,呈现鲜明的紧缩交易特征。2023年美联储有望结束本轮加息,货币进一步紧缩空间收窄,随着美元、美债筑顶,美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大类资产轮动将从当前的美元逐步转向美债、黄金、成长股等利率敏感资产,国际资金或将重新增持非美元资产,人民币汇率亦将进入从贬值向升值的拐点。

国内经济:转折之年,重启复苏之路

经济重启复苏是2023年关键词。疫情扰动是过去三年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变量,去年11月以来,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经济活动尤其部分受抑制需求将从2023年初开始渐进复苏,居民和企业部门从降杠杆转为稳杠杆,市场主体信心和经济活力逐步改善。2023年内需回升最大动力来自消费和地产,随着经济重启、消费场景恢复和超额储蓄释放,需求可能呈现广谱式回升。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转折之年,外部流动性环境改善,国内迎来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经济周期开始探底修复,GDP同比增长逐季走高,全年大概率实现5%以上,带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回暖。

2023年房地产将稳步回暖。2022年地产周期下行出现超调,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销售面积大幅下滑,成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最大拖累。去年11月中旬以来,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大幅优化,金融监管高层多次公开表态支持民营房企融资,“金融16条”、支持房企银行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的“三支箭”齐发,体现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2023年房地产销售有望在下半年逐步企稳,居民对房企主体信心逐步改善,疫情管控优化也有助于地产恢复,地产链底部回升是大趋势,房地产对GDP增长的拖累将远小于2022年。

政策环境友好,流动性环境宽松。2023年宏观政策定调着力支持经济增长,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增长放在重中之重,强调扩内需、促消费,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预计2023年财政稳增长仍有发力空间,财政赤字率和地方专项债新增限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扩大,继续提振基建投资。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宽松态势,信贷和社融增速较2022年稳步回升。

大类资产配置:

站在新起点,迎接更多投资机会

展望2023年,投资的不确定性有望大幅下降,经济活力释放提升居民风险偏好,我们将迎来更多投资机会。

股市战略性看多。2023年,经济复苏是最重要投资线索,随着经济活力恢复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股市存在相当的估值修复机会,整体表现将显著好于2022年。当前A股和H股指数处于低起点、业绩预期处于低基数,风险溢价补偿位于历史性高位。尽管市场短期可能仍有波折,但从中期看,股市已经构筑了未来2-3年底部,新一轮行情正在酝酿,市场有望逐步迎来估值和盈利双双扩张,我们对此保持乐观。

看好港股全年投资机会。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美元指数趋弱、人民币贬值压力趋缓、地产支持政策加码、互联网平台监管正常化和常态化等一系列因素改善环境下,看好港股市场持续修复的投资机会。

债券具备票息价值,2023年无需过度悲观。展望2023年全年,在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脱虚向实背景下,债券资产短期承压,预计债券利率中枢小幅抬升但幅度有限,当前强预期、弱现实下的利率上行最终仍需跟随实际经济走势。从更广范围看,在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环境下,储蓄意愿和对安全资产配置需求仍偏强,与连续下行的信贷利率相比,债券配置吸引力抬升,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相对于贷款具备较高票息配置价值。

关注美元债券和中资美元债配置价值。当前美国经济正从过热转向衰退,高通胀和资金利率均处于历史高位,2023年美联储加息周期有望进入尾声。当前美元债10年和2年利差倒挂达72基点,2年期美元债处于2007年下半年以来历史性高位,中短久期、高评级美元债券资产具备明显配置价值,这既包括美元债券也包括香港市场的中资美元债。当前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和利差处于2015年以来高位,与境内信用债、美国信用债相比,中资美元债均呈现较高溢价水平,信用利差较宽阔,关注高等级投资级中资美元债金融债、城投债配置价值。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