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唐婧 广州 北京报道 随着近期市场行情好转,可转债又迎来一波强赎潮。 2月14日晚间,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2月7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提前赎回“日丰转债”的议案》同意行使“日丰转债”有条件赎回权,按照债券面值(人民币100元)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在赎回登记日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全部未转股的“日丰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3年3月1日。赎回价格为100.57元/张。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经有4只转债发布了强赎公告。
4只转债拟强赎
市场回暖,个股股价走高,带动可转债进入“强赎区”,除了日丰转债之外,今年还有浙农股份、拓尔思、卡倍亿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因公司发行的可转债触及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利,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
【资料图】
2月2日晚,创业板上市公司卡倍亿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1月6日至2023年2月2日期间,公司股票已满足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公司“卡倍转债”当期转股价格(即75.53元/股)的130%(含130%),已触发“卡倍转债”有条件赎回条款,公司决定行使“卡倍转债”的提前赎回权利。
根据安排,截至2023年3月14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卡倍转债”将按照100.13元/张的价格被强制赎回,本次赎回完成后,“卡倍转债”将在深交所摘牌。为给投资者预留更多的转股时间,“卡倍转债”将自2023年3月10日起停止交易,2023年3月9日为最后交易日。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胡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因为这个中小市值的个股反弹比较迅猛,很多转债对应的个股反弹触及了强赎的条款,所以导致近期强赎的转债个例明显增加。强赎本身对整个市场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对于相关个股,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的冲击,因为强赎之后,大部分可转债会进行转股,转股之后会导致相应个股的流通盘变大,带来一定的抛压,导致股票出现调整。
除了上述已经公告要赎回的4只可转债外,还有超过40只可转债触发提前赎回条款未公告。
可转债强制赎回条款的触发条件通常为,在可转债转股期内,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个别可转债有所不同)。近期,在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下,A股市场逐步反弹,相应的正股价格上涨,使得触发可转债强制赎回条款成为可能。
可转债持仓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特别是春节之后,A股市场出现回暖,带动转债水涨船高,新上市转债的表现更加激进,2月6日上市的冠盛转债和2月7日上市的福新转债涨幅都超过30%,极大提振了市场人气;此后,2月8日上市的恒锋转债和2月10日上市的声迅转债均在上市首日大涨57.3%,为今年以来可转债上市首日最高涨幅。在上市后3个交易日内,上述两只可转债价格均实现翻倍。
新券表现亮眼,提振了可转债打新热情。从2月13日天合光能的“天23转债”发行情况看,共有1017万户投资者参与了打新。从数据来看,这是今年以来打新户数首度站上1000万户大关,意味着可转债打新市场渐趋活跃。
2月15日,精锻转债共有1027万户参与打新,打新户数进一步提升。
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也引来了机构的关注,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表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转债基金转债仓位超过2021那年转债市场大热时的高点,创两年以来新高,表现出转债基金对2023年国内风险资产的信心。
“对开年经济复苏有强烈预期,以及对信创板块开年行情的看好,使得公募机构对稳增长、信创相关行业均有增配。”孙彬彬表示。
长城证分析师蒋飞表示,2017年初,市场上仅有17只可转债,总市值不到400亿元。2018年开始可转债市场快速发展,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总市值都在增长。截止2023年1月,市场上一共有487只可转债,总市值9925.4亿元。2023年预计将会有更多上市公司以可转债的方式融资,新发行可转债数量增加,可转债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一万亿元。 可转债兼具股票和债券的性质,价格下限有纯债价值托底,而上涨空间较高。因其“股债双重性”的特点,可转债受到基金投资的青睐,尤其是“固收+”基金。2022年四季度,“固收+”基金可转债持仓1706.19亿元,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从三季度的10.07%大幅上升至12.10%。
进入2023年后,可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出现新一轮下行,说明转债市场总体“股性”正在变强,正在从“守势”转向“攻势”。蒋飞认为,目前国内宏观环境处于增长复苏阶段,从美林时钟而言,是从债券占优向股票占优转变的阶段。这一阶段,股票和债券都还有不确定性,因而是转债建仓的较好时机。一方面,可转债既可以享受利率下行带来的纯债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转债也可以埋伏等待正股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转股价值的提升。
退市银行转债均实现99%转股
不过,银行转债又是另一番景象。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上存续银行转债共有19只,其中股份行转债4只,分别是兴业转债、光大转债、中信转债和浦发转债;城商行转债8只,分别是苏银转债、杭银转债、上银转债、南银转债、成银转债、重银转债、齐鲁转债和苏行转债;以及农商行转债7只,为无锡转债、紫银转债、常银转债、苏农转债、江银转债、青农转债以及张行转债。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发行的转债转股率整体偏低,且不同银行间的转股率分化情况较为明显。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历史上一共8只银行转债退市,其中包括民生银行先后发行的两只民生转债。需要提及的是,已退市的银行转债最后的转股比例都达到了99%以上,即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还本付息的情况。具体退市方式来看,其中有6只银行转债是因为正股上涨至触发强制赎回条款从而实现大规模转股退市,分别是中行转债、宁行转债、常熟转债、平银转债、工行转债和第二只民生转债。另外2只退市的银行转债虽然没有触发强制赎回,但在到期退市前也基本实现了全部转股。这2只转债是第一只民生转债和招行转债。
如何看待银行转债的未来?
有分析认为,这几年银行的股价低迷,导致个别转债临近到期遭遇尴尬,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速整体放缓,二是前年开始频繁出现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银行的风险敞口被放大,导致市场对于银行的预期较为悲观。
不过从目前来看,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以及房地产政策的逐步放松,未来银行股价会出现估值修复行情。特别是今年1月份信贷数据非常亮眼,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整体发展趋势稳定向上,所以在今年包括明年,银行的股价也会迎来较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在转债存续期之内完成初转股还是希望比较大的。
(作者:叶麦穗,唐婧 编辑:方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