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薛瑾
【资料图】
近期,多家银行亮出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成绩单和新举措。在涉农贷款增量显著的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加速对接特色产业,丰富场景化、区域化创新产品体系,正在成为多家银行发力的方向。
涉农贷款明显增加
多家银行2022年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绩单出炉。例如,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48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900亿元。这是全行业涉农贷款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
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末高3.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22万亿元,同比多增1.65万亿元。
规模提升的同时,价格也更加优惠,更加凸显普惠性。多家银行透露,2022年新发放涉农贷款利率较上年出现下降。农业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涉农客户的减费让利力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乡村振兴是今年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方向,系列举措“箭在弦上”,包括在粮食安全、农业产业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领域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
“贷”动特色产业链
专家指出,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需要深入推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钱文挥日前指出,要择优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农村流通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择优支持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农业银行表示,将提升乡村产业金融服务水平,突出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现代乡村服务业、富民产业发展,做好农业供应链产业链融资、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直采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特色金融服务。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的产品体系建设方向之一,便是“一二三产融合场景应用类”。
不止全国性大中型银行,很多区域性小银行也在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链方面走在前列。安庆农商银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提供“链式服务”,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办理随借随还的“金农信e贷”“金农商e贷”“金农企e贷”等产品,并提供优惠利率。
创新产品遍地开花
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看来,相关金融机构要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产品对农业产业链的适应性,合理设置农业贷款期限,使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构建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针对农业产业链中生产、销售、运输、扩大规模等各个节点进行有效服务;针对小额分散的信贷需求灵活设置还款期限,大力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贷、首贷业务。
事实上,“因地制宜”的创新产品近年来正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支持分行开展辖内产品创新,拓展区域化特色乡村振兴产品。
“产业经营贷,助商惠农周转快!”“邮行水产贷,致富就是快!”“养牛贷款下款快,就选邮牛易贷!”邮储银行表示,多地分行已经上线多种“三农”领域特色信贷产品。该行宁波分行推出“渔船抵押贷款”,满足渔民融资需求;甘肃分行推出“中药材产业经营贷”,满足中药材种植户、中药材加工、购销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融资需求点。
展望未来,曾刚表示,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的金融投入,需要更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不同类型的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特定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的切入点,相应地去开发各类的产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