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超过90%来自中央财政,经费投入来源亟须向多元化转变。伴随着公益基金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2023年1月公布首届获资助名单后,这项10年共资助100亿元的基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3月2日《科技日报》)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没有“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没有发现牛顿三大定律,人类就不可能登上月球,重大科研成果得益于基础研究的突破。只有将基础研究这个地基打得更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更高。而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性给养至关重要。基础研究如闯“无人区”,往往难度大、花费高、周期长,因此不仅需要科研人员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甘坐冷板凳、长期深耕,更需要持续性研发投入和社会支持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科技实力不断跃升,离不开国家财政对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权威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3万亿元,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有了资金活水的滋养,基础研究“试验田”才能育得好、产量高。然而,除了财政经费支持,基础研究要行稳致远,也需要更多社会资本注入。对此,“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就是社会力量支持基础研究的一个范例,拓展基础研究“能量池”,打开社会参与新思路。
进一步看,原创突破、开拓前沿需更多力量同向而行。一方面,要统筹布局、加强协同,使各个环节能够贯通起来、高效运转,使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比如,根据基础研究自身的特殊性,在拨发经费、日常管理、评判考核等方面探索形成独具特色、更加精准的支持模式。再如,优化基础学科布局,让青年科学家有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挑大梁、出成果。此外,还要为社会力量进入基础研究领域扫清障碍、畅通渠道,营造重视基础研究、支持原创突破的良好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需企业发力、社会助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在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公益项目、专项基金逐渐发展起来,帮助化解基础研究高投入的痛点。但根据我国民政部基金会中心网站数据,全国共有基金会8000余家,专注领域集中在较为传统的教育、医疗与健康等领域,极少专注科学研究、基础研究领域。可见,完善社会支持仍有待挖潜、任重道远。
相信随着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涌现,必将助力我国在科技创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