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域(郊)铁路薄弱的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建设需求。
(资料图)
在政策和都市圈的建设推动下,市域(郊)铁路建设速度加快。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结构中,地铁占比77.84%,市域快轨占比11.89%;当年新增运营线路中,地铁占比73.89%,市域快轨占比19.66%,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域快轨占比有所提升。
市域铁路项目快速推进
3月27日,温州市域铁路S3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3月29日,市域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永川线开工。3月30日,市域铁路成都至德阳的S11线正式启动建设。3月31日,市域铁路宁波至慈溪线镇海段开工。
在今年一季度全国开工的铁路项目中,市域铁路表现亮眼,一枝独秀。而在去年,包括重庆江跳线、广州22号线、南京S8南延线、西安西户铁路线、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金义段、金义东市域轨道义东线首通段、台州市域S1线等多条市域铁路开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近日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2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近5年,市域快轨线路长度持续增加,制式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市域快轨线路长度由2018年656.5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1223.46公里,累计新增566.96公里;市域快轨系统在城轨交通系统中的制式占比也由2018年的11.39%提高到11.89%。
政策导向是市域铁路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相比高铁、地铁等采取严格控制审批的政策取向不同,国家部委对市域(郊)铁路建设的态度一直是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的,已连续出台多个文件。
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出台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12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
相比而言,高铁和地铁建设则受到控制。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将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建设标准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市域铁路更被视作推进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抓手。2019年出台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前述《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也指出,发展市域(郊)铁路,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一举多得之效。
这些政策的背后有控制地方债务、推动都市圈一体化的多重考量,建设成本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相比地铁,市域铁路同样也可以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公交化运输,但是造价要便宜很多。
因地理、地质条件的不同,不同城市、不同线路的地铁造价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一般平均每公里大约7亿~8亿元,有的甚至每公里超过10亿元。目前全国造价最高的地铁线路是北京的16号线,平均每公里投资为12亿元。
第一财经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测算,以2021年获批的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为例,其4号线、5号线和6号线造价分别是每公里6.89亿、7.89亿和8.67亿元。
而市域铁路的造价要便宜很多。以最近开工的线路为例,成都到德阳的S11线全长70.869公里,总投资305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4.3亿元;温州轨道交通S3号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公里造价4.9亿元;重庆的永川线则每公里4.66亿元。
“四网”中最薄弱的环节
虽然市域铁路发展呈现加快的趋势,但是与高铁、地铁为代表的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相比,市域铁路非常薄弱。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市域铁路无疑是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4.2万公里,2023年预计投产高铁新线2500公里。2022年,全国运营地铁线路总长为8008.17公里,而市域铁路仅1223.46公里。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城际及市域(郊)铁路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殿辉认为,我国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市域(郊)铁路相对滞后。国外的东京、巴黎、伦敦、莫斯科等成熟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里程则都达到了2000公里左右,承担进出中心城区客流的比重都超过80%。
黄殿辉在其《利用城市既有铁路资源发展市域(郊)铁路》的文章中介绍,东京都市圈综合交通以轨道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线路总长5539公里,其中地铁355公里。东京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占轨道路网的83%,市域(郊)铁路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65.5%,成为支持东京都市圈人口经济活动的主要交通工具。
不过,黄殿辉认为,截至2019年全国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近百座,在市域(郊)铁路薄弱的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建设需求,在需求推动和政府引导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许多城市积极探索、谋划、建设市域(郊)铁路。
前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站房站台改造等方式,优先利用既有资源开行市域(郊)列车;有序新建市域(郊)铁路,将市域(郊)铁路运营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前述《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市域(郊)铁路应突出对都市圈主要功能区的支撑和引导,线路尽可能串联5万人及以上的城镇组团和重要工业园区、旅游景点等并设站,提高客流聚集能力。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更进一步要求,“整体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有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加强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一体衔接,扩大对5万人口以上城镇的有效覆盖”。
2020年11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此次会议明确要求,到2025年,三大区域计划新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约1万公里。
不仅如此,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和武汉等7个国家级都市圈。市域铁路将成为这些都市圈建设的牵引,在这些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将建设一批市域(郊)铁路,比如西安正在编制的规划中就规划建设10余条市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