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随着“全民养生”热潮起,加强健康养生行业服务规范势在必行。
5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以促进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
【资料图】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保养身心、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非医疗性活动,主要包括中医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调理、健康教育等,如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方案,提供规范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调理服务,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
《规范》指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包括以下5类情形: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开具药品处方;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单》规定的中药饮片;
开展医疗气功活动;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诊疗活动。
同时,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宣传治疗作用,不得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健康咨询等为名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牟取不正当利益,广告不得使用医疗用语。
中医养生保健市场进一步规范
早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号召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健康服务的供给不足问题。
此外,国家还陆续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等来完善医疗健康法律,为健康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这使得健康管理行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会。
随着国家对医疗体制改革的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政策利好、专业健康管理服务消费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等因素使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成为投资机构竞逐的重点领域,其中体检中心、体外诊断、微量元素检测、生殖健康、中医养生、月子中心和康复中心成为最具投资潜力的细分行业。
不过有中医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与养生保健市场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潜心学习中医的人并不多。因为中医的学习周期长,一个成熟的中医培训周期多达数年,而现实中学了中医专业的还能在临床一线继续从事中医的人更少,正规军培训难度很大。老百姓对中医需求的严重供需不平衡状态,导致很多民间游医和私人诊所养生馆成为市场的主力。随着新规定的出台,未来进一步规范各个领域中医的具体职责,必然是有助于整个市场良币驱逐劣币,促进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不断深入,将中医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此外,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专业健康管理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中体检主导模式、中药调理模式、资源整合模式、私人医生模式、技术服务模式、综合信息平台模式是现阶段最适合中国国情与民众需求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也为专业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目前,我国的养身健康企业大都还比较弱小。从全国范围来看,跨区域品牌较少,连锁品牌比例低,显示出健康养生行业成熟度还有待提升,发展潜力较大。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养生的产业链很长,在医药、养老、体育、美容、旅游、地产等领域都有发展空间,完全有可能在服务老百姓生活的同时,跑出行业龙头。
快速发展的健康养生市场
当下,大部分健康养生商户依然处于纯线下运营的传统业务模式,健康养生商户互联网化率较低。
根据此前公开的收录数据统计,在互联网O2O平台上开展交易、推广、排号、预订等业务的商户占比仅为13.3%。然而,用户评价卓越的五星商户的互联网化比例超过90%,意味着在注重消费体验的健康养生行业中,商户的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口碑借助O2O平台形成了正向互动。
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台收录商户数量超过50万家。仅2015年新增收录的商户数量中,养生保健商户的比例高达57.9%。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2015年公布的中国城市常住居民人数7.7亿来计算,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并且,平均每1500位城市常住居民中就拥有1家健康养生商户。
从区域来看,上海、北京、广东、江苏、云南的人均健康养生成本排在全国前列。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早些时候收录数据统计,上海的健康养生消费最高,每次人均消费高达611.4元,相当于消费20杯中杯星巴克咖啡。北京排名第二,人均健康养生消费为407.6元,远远超过健康养生人均消费为272.9元的第三名广东省。看来,作为经济金融中心的上海和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不仅购房成本居高不下,健康养生开支也不小。
从地域角度来看,以珠三角地域养生市场为主,辐射海外华人及亚洲市场;从年龄角度来看,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中年为辅,中老年市场的休闲度假消费数量较大,消费诉求为医疗、延年益寿;从性别角度来看,以女性市场为主,养生保健消费较大,其养生商品的购买力较强;从商务市场看,养生保健消费量大,对养生餐饮消费要求较高;消费者较为注重生态养生场所的档次规格,消费额较高。
(作者:唐唯珂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