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因业绩不达预期而引发二级市场剧烈波动,阳光电源(300274)又陷入董事失联漩涡。
4月22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外部董事刘振因个人原因,目前处于失联状态。阳光电源表示,因刘振不参与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担任除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其失联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关注到,在阳光电源4月19日召开的年报董事会上,刘振并未出席,亦未委托代表投票。“我们也是刚刚发现他失联的,在最近一次召开审议年度报告的董事会前后,电话一直联系不上他,后来经与家属确认,才发现他失联了,目前对他失联的原因并不掌握。”阳光电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刘振作为外部董事不参与经营,本次失联不会影响日常生产经营及董事会正常工作开展。
如果他一直处于失联状态,连续两次不亲自出席也不委派代表出席董事会,公司可以依法进行董事更换。
失联董事是何来头?
公开资料显示,刘振担任安徽安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元投资”)董事长,总经理,后者隶属于国元金控集团,实控人为安徽省国资委。
作为省属投资平台,安元投资频繁参与区域内已上市或拟上市公司股权项目,除在阳光电源有过持股经历外,据最新数据其仍持有皖新传媒、交建股份、万朗磁塑及拟上市公司井松智能股份。
刘振本人也在IPO前入股了万朗磁塑、井松智能,目前持股比例分别为0.0841%、0.32%,其中万朗磁塑折合市值约200万元,尚未上市流通。
刘振与阳光电源结缘于2016年。当年7月,安元投资以5.5亿元认购阳光电源2510.87万股非公开发行股份,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21%;12月,时任安元投资董事长的刘振成功当选为上市公司董事。虽然后续安元投资陆续减持,并于2020年二季度退出阳光电源前十大股东,但刘振仍继续在公司任职,目前履职年限已超5年。
事实上,刘振的失联或可在阳光电源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中找到端倪。今年4月19日,公司召开年报董事会,刘振并未出席,也没有委托代表投票,显示的理由为“个人原因”,而公司发出董事会通知的时间是2022年4月9日。
“打了很多次电话,一直联系不上,经与家属确认后才得知他失联的消息。”阳光电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对他失联的原因并不掌握,刘振为外部董事,平时也不参与公司经营,这件事对生产经营和董事会工作开展不会产生影响;如果他一直处于失联状态,连续两次不亲自出席也不委派代表出席董事会,公司可以依法进行董事更换。
从个人简历来看,1976年生的刘振从业经历颇为丰富,早年曾在合肥市国资委旗下国风集团、国通管业分别任总经办主任、董秘等职务,后又辗转于安徽大型民营企业新华集团,而后落脚安徽省国资委下属投资平台安元投资,目前任董事长,总经理。
在安徽省投资界,安元投资可谓大名鼎鼎,曾频繁参与区域内已上市或拟上市公司股权项目。除阳光电源外,据最新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安元投资持有皖新传媒0.94%股份,位列第三大股东;截至2021年末持有交建股份2.08股份、万朗磁塑4.82%股份及拟上市公司井松智能16.14%;同时位列宝明科技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9%。
除此之外,企查查数据显示,安元投资旗下安徽安元星亿达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还参与了国产DRAM厂商长鑫存储母公司睿力集成的C+轮融资。
需要关注的是,在参与安元投资管理期间,刘振本人曾有多次跟投行为。其中,2015年随安元投资跟投万朗磁塑,原始出资成本为52.4万元,目前持股比例为0.0841%,市值约200万元,尚处于限售状态;2017年,又跟投了井松智能,原始股权受让成本为80万元,目前持股比例为0.32%。
据招股说明书,井松智能科创板IPO拟募资3.38亿元,发行不超过1485.71万股,占发行后总股份的25.00%,据此测算,刘振所持股份估值已超300万元。
业绩不达预期股价大跌 2022有信心打翻身仗
4月19日,阳光电源发布2021年年报,因业绩不达市场预期,随即引发二级市场巨震,次日股价跌停登上热搜,近六个月跌幅已超50%,最新报收65.15元/股,市值跌破千亿。
年报显示,阳光电源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41.37亿元,同比增长25.15%;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下降19.01%;2022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分别为45.68亿元、4.11亿元,同比增幅为36.48%、6.26%。
年报披露当晚,阳光电源以电话形式召开投资者交流会,管理层在会上直言去年业绩低于预期,并向投资者道歉。对于利润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一是电站业务出现问题,越南项目因疫情 延迟交付,执行新电价因此计提了损失;二是缅甸项目因为政变取消,产生了一些费用;三是受疫情影响海外储未能按期交付,公司接受了罚款。
数据显示,2021年阳光电源计提应收账款、存货等减值损失4.8亿元,同比增加超4亿元,增幅近6倍,直接扣减当年营业利润;毛利率表现方面,受原材料及海运价格上涨影响,年度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至22.25%,其中电力转换设备、储能系统毛利率为33.8%、14.11%,分别下滑1.23、7.86个百分点。
颇为可喜的是,阳光电源“扛把子”产品光伏逆变器近年来市占率稳步提升,目前已升至30%以上。“我们希望每年有1-2个点的市占率提升,而品牌一直可以存在10%溢价。”公司相关负责人在说明会上表示。
2022年,阳光电源对业务做了部署和调整,一季度电站业务已经扭亏为盈,实现稳定利润;储能业务充分吸取前期教训,确保如期交付;而作为基本盘的逆变器业务,受到IGBT短缺影响,渠道布局放缓,一季度渠道有所改善但仍然紧缺,二季度会明显改善。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公司已陆续在推进国产器件替代工作,并着力改善渠道和户用市场布局。今年一季度,阳光电源逆变器收入增长46%,储能收入更是劲增160%。
说明会上,公司透露了2022年各项业务目标:逆变器出货70GW左右,同比增长近50%,市占率进一步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户用90-100万台,同比增速超100%;储能业务目标收入100亿左右,且一定会实现盈利;电站业务中,户用光伏会保持高增长,2022年力争保3(GW)争4(GW);地面电站开发的保持5GW左右,总体来说,电站业务盈利具有一定弹性,若组件价格下降能有所增加。
“今年预期能持续改善,全年目标不变,公司有信心打一个翻身仗。”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