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可能多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让绿色低碳能源在总体占比中不断加大,实现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的互补和优化组合。
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近年来能源发展建设的相关情况: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有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为保障能源安全供应,能源发展改革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稳增长与调结构,立足于我国能源基本国情,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
当前国际能源市场持续动荡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困扰,但我国能源供应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这得益于我国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保供放在重要位置。下一步,进一步筑牢能源安全底线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还需要继续在“开源”和“节流”等方面做好文章。
【资料图】
首先,在“开源”方面,要在保证能源生产供给总体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让绿色低碳能源在总体占比中不断加大,实现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的互补和优化组合。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出现了显著优化。数据表明,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绿色低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这一时期从16.9%上升到25.5%,占能源消费增量的60%以上。这也使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下一步,绿色低碳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能源领域重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5.9%。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量较快增长,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3%、7.8%和13.5%。预计“十四五”期间,在能源消费增量中,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60%左右。
筑牢能源安全底线需要循序渐进,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仍要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前一段时间,煤炭价格猛涨,其中有相关企业等主体炒作的因素,但煤炭产能不能有效释放以及煤炭供应量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相关部门为此多次召开会议要求有关地方和企业加大煤炭产量。
这种情况其实是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如果包括煤炭在内的传统能源产品出现大幅波动,肯定会影响到能源供应的整体安全。风电、光伏等领域固然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主力能源,但它们也存在波动性大、不能连续稳定出力的特点。过去多年我们积累的传统能源领域是基础,不可以轻视。从这一点上说,“保源”也是“开源”的重要方面。
其次在“节流”方面,要继续在节能降耗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虽然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不少,但这与我们制订的节能降耗目标及先进国家能耗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0%,以年均约2.9%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6.2%的国民经济增长。同期,人均用电量从4000千瓦时增长至近6000千瓦时,超过英国、意大利,接近德国、法国等国家。
从2020年总体能源效率来看,我国单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当前,我国正处在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耗水平的持续降低,尤其是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还需继续在降低能耗上持续发力。
其三是要加强法治建设和市场化的调节作用。在上述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要加强能源领域法治建设,健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体系,从而深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也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减少,通过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