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点丨万亿市场,“氢氢地”加速!

2022-09-10 18:3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延续7、8月的态势,进入9月,各地氢能产业规划仍在陆续发布,能源企业也竞相布局。专家认为,在“双碳”战略驱动下,北京、上海、广东等各地氢能产业专项政策跟进,意味着我国氢能开发和应用驶入发展快车道。在政策加力、企业投入加大的背景下,预计万亿级氢能市场未来可期。

9月以来,氢能板块表现活跃。今年上半年,A股氢能概念板块部分公司利润增长明显,有的股价上涨超120%。

多地密集出台支持氢能产业政策


(相关资料图)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两份文件分别为《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推广示范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突破5000辆。

8月底,上海、广州也相继推出政策举措力推氢能源。其中,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出18条政策举措力推氢能源;广州发布了《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30年)》,强调要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全链条建设,提升氢能全过程安全和经济性,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此前,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7方面20条举措支持研发创新、技术装备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

“氢能是未来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新能源系统的主要构成将是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储能和氢能,作为一种配合大规模风电光伏发展且具备诸多优点的清洁能源,氢能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能源企业竞相布局氢能产业

能源企业也竞相布局。引人关注的是,9月2日,中国石化发布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瞄向“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此前,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还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据悉,该项目光伏电解水制氢成本大概是每公斤18元。

中海油、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电、中国大唐等能源企业也已透露了布局氢能产业的信息。例如,国家能源集团与福建签约称,将在氢能运用、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华电集团与青海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积极推动青海储能、氢能等领域创新发展等。另外,海南海马汽车、长城汽车等公司也透露出布局氢能产品的消息。

一位能源业内人士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近两年,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产业呈快跑之势,已有超过三分之一中央企业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在内的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据悉,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加氢站数量居于世界第一位;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制氢数量居全球第一位。

氢能概念公司业绩“启动”

业内外人士均看好

氢能产业如此备受关注,一个重要因素是“双碳”背景下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等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能源政策研究所负责人景春梅认为,中国氢能发展空间巨大。

“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曾对记者说。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A股部分氢能概念公司今年中报的利润同比增速十分靓丽。有公开报道显示,在174家氢能源板块上市公司中,有89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且其中20家公司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

华安证券分析师尹沿技认为,制约氢能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有技术壁垒和成本高企两大因素。氢能产业链需要所有产业相关公司的共同努力,预计产业链之间的壁垒会逐步消除,未来氢能产业链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