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门:平安证券投行简史:盛极一时背后是多家项目财务造假 连遭重罚后面临长期衰退?

2022-09-19 16:45:32 来源:新浪证券

打印 放大 缩小

相关公司:①国泰君安②招商证券③东海证券④首创证券⑤西部证券⑥瑞银证券⑦兴业证券⑧海通证券⑨渤海证券⑩德邦证券民生证券中金公司东莞证券东吴证券湘财证券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郑权


(资料图)

9月23日,平安证券保荐资格被暂停三个月后将获得恢复。平安证券被暂停保荐资格,是因为公司在保荐乐视网IPO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内控机制执行不到位、保荐书中的财务数据失真。

早在2013年,平安证券在保荐万福生科IPO的过程中,就曾因未勤勉尽责导致出具的保荐书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万福生科案是当时证监会对券商保荐业务开的最重的罚单,开创了历史先河。

同时,在我国券商发展史上,平安证券是唯一一家两次被暂停保荐资格的证券公司。

在我国对保荐人的处罚体系中,暂停保荐资格是仅次于撤销保荐业务资格的处罚。不过,目前还没有券商被撤销保荐业务资格。平安证券两次被暂停保荐资格,说明公司存在的违规问题十分严重,深层次原因是投行质控和风险管理缺位。

资料显示,平安证券曾因创业板的设立而盛极一时,2010年公司投行收入位列全行业第二名。但随着万福生科、胜景山河、乐视网、海联讯财务造假案相继曝光,平安证券的保荐能力及品牌形象受到了较大质疑,投行收入“一落千丈”,行业排名大幅下滑。

注册制下,保荐机构市场看门人的定位将进一步加强。频因保荐违规而遭重罚的平安证券,IPO储备项目逐渐减少,保代也频频离职。

尤其是,公司保荐项目中有獐子岛等十余家“披星戴帽”存退市风险的公司,这些公司如果被查出IPO欺诈发行或其他严重问题,平安证券恐再也承受不起重罚。

投行盛极一时背后是“重承揽而轻质控”

资料显示,平安证券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1991年8月成立的平安保险证券业务部。

1994年9月20日,平安保险证券业务部完成了A股IPO承销第一单——南油物业(现在为泛海控股),投行业务初露头角。

真正让平安证券投行业务步入“高光时刻”的机遇是创业板的设立。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开板。

wind显示,科创板开板的第一年(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创业板共有153家企业上市,其中平安证券保荐承销的就有22家,市占率为14.38%。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平安证券2010年的投行业务收入为24.06亿元,仅次于中金公司,在行业中高居第二。

2011年,平安证券的投行业务继续“高光”,股票承销家数为42家,高居行业榜首;承销金额累计为338.43亿元,排行第三。

2012年,平安证券投行收入同比大降48%,接近“腰斩”,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及保荐的万福生科(现佳沃食品)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是万福生科涉嫌财务造假。值得关注的是,万福生科案为首例创业板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的案件。

2013年,平安证券投行收入为3.48亿元,同比大降65.4%,重要原因是万福生科案处罚落地。实务中,拟IPO企业不大会选择被暂停保荐资格的券商作为中介,即便保荐资格恢复后也不会被优先选择。

证监会调查发现,万福生科为了达到IPO条件,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龚永福决策并经财务总监覃学军安排人员执行,万福生科2008年-2010年分别虚增销售收入约1.2亿元、1.5亿元、1.9亿元,虚增营业利润约2851万元、3857万元、4590万元。万福生科构成欺诈发行和信披严重违规,公司及龚永福、覃学军已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而平安证券在保荐过程中,未审慎核查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意见;未对万福生科的实际业务及各报告期内财务数据履行尽职调查、审慎核查义务;未依法对万福生科履行持续督导责任;内控制度未能有效执行。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给予警告并没收其项目收入2555万元,并处以2倍的罚款,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相关保代及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也受到了相关处罚。

有投行人士直言,在现在的监管处罚力度下,万福生科的造假程度可以被强制退市,保荐人的保荐资格甚至可能被吊销。

综上可知,平安证券投行业务在2010年前后盛极一时,一个原因是公司总部与创业板所在地皆在深圳,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另一个原因是公司在保荐过程中重承揽、轻质控。

除了造假性质恶劣的万福生科案,平安证券在2009-2011年三年内保荐上市的项目中,还有胜景山河、乐视网、海联讯等多家公司陆续被爆出财务造假或信披违规。

胜景山河(计划2010年12月份上市,但次年4月被叫停)是我国A股市场第三家成功过会但在发行上市阶段叫停的公司。公司IPO失败,主要是因为公司在招股书中如实披露关联方和关联关系,也未如实披露前五大客户。

乐视网(2010年8月上市)的问题,与万福生科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资料显示,乐视网于2007年至2016年连续十年财务造假,IPO相关文件及2010年至2016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IPO阶段,乐视网通过虚构业务及虚假回款等方式虚增业绩以满足上市发行条件,并持续到上市后。报告期内(2007-2010年),乐视网虚增利润金额分别为870.23万元(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59.27%,下同)、4308.25万元(136.00%)、8883.18万元(186.22%)、虚增利润9443.42万元(126.19%)。

由于欺诈上市及严重的财务造假,乐视网被证监会罚款2.4亿元,贾跃亭被罚2.41亿元。目前,乐视网已被强制退市,曾经的“创业板市值一哥”已经灰飞烟灭。而许多高位买进乐视网股票的中小投资者,已经血本无归。

据悉,2000多名乐视网投资者向乐视网索赔投资损失超45亿元。根据现有法规,平安证券等中介机构需要对投资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通俗地讲,就是乐视网如果无力承担45亿元的赔偿损失,投资者可以向平安证券等中介机构要求赔偿。

海联讯(2011年11月上市)的财务造假问题较乐视网、万福生科较轻。经查,海联讯为实现发行上市目的,虚构收回应收账款并虚增营业收入,致使其制作和报送的IPO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2010年虚增营业收入1426万元;2011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1335万元。

因平安证券出具的保荐书存在虚假记载、未审慎核查海联讯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给予警告,没收保荐业务收入400万元,没收承销股票违法所得2867万元,并处以440万元罚款。公司相关保代、内核负责人等也受到了处罚。

平安证券在2010年前后保荐承销项目多,说明公司十分注重承揽;但期间保荐的多起项目被发现财务造假或信披违规,说明平安证券对质量控制不够重视,监管部门更是多次直接指出公司内控有效性不足。

多家保荐项目已退市或被ST

资料显示,平安证券保荐的多起项目不仅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还有部分项目已经退市,如壹桥海参(鑫晨网络)、圣莱达、德威新材、乐视网等。

上述几家公司中,乐视网的退市与保荐人平安证券有直接关联,因其涉及欺诈发行。鑫晨网络、圣莱达、德威新材的退市虽与平安证券没有直接关联,但这些公司中存在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减持套现、实控人“掏空”上市公司、粉饰业绩等问题,并不是因为上市后才出现的,而是公司内控从IPO那时起就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除了已退市公司,平安证券保荐的多家项目已经“披星戴帽”,如*ST未来、ST獐子岛、*ST凯瑞、ST新海、ST天润、*ST日海、ST金正、ST开元、ST美盛等。

其中ST獐子岛是被投资者广为调侃(或者说臭名昭著)的上市公司。獐子岛“扇贝去哪儿了”的戏码反复上演,对监管部门的问询也有恃无恐,证监会无奈出动北斗卫星,揭开了獐子岛的“扇贝谎言”。

调查发现,獐子岛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2016年度虚增利润13,114.77 万元,虚增利润占当期利润总额的 158.11%;2017年度虚增营业成本6159.03万元。最终,獐子岛被罚60万元,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高管也受到相应处罚。

獐子岛2016年及2017年的财务造假虽不涉及IPO保荐人平安证券,但公司从上市以来就被市场、监管部门广泛质疑,只是因为靠扇贝等海洋生物造假不容易被坐实。

证监会对獐子岛的认定也是内控存在重大缺陷,而缺陷也并不是调查时发现的,应是长时间存在,平安证券或难辞其咎。

此外,十余家平安证券保荐的、已被ST的公司(或未被ST公司),若被调查出IPO时欺诈发行或财务造假,平安证券恐难以再次承受重罚。

保代流失严重 储备项目寥寥

9月23日,也就是本周五,平安证券保荐资格被暂停三个月后将获得恢复。

在我国证券史上,曾有三家券商合计四次被暂停保荐资格,包括平安证券(2次,皆是3个月),安信证券(1次,3个月),广发证券(1次,6个月)。

券商被暂停保荐资格后,投行业务受影响的期限不仅是3个月,还包括立案调查期间(在审项目原则上中止)。如平安证券因万福生科案被调查(2012年)后,连续28个月没有IPO项目上市,投行收入是一落千丈,股权承销甚至颗粒无收。

2009-2013年,平安证券投行收入分别为8.67亿元、24.06亿元、19.32亿元、10.04亿元、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63%、177.57%、-19.71%、-48%、-65.4%。2013年、2014年,平安证券连续两年股权承销额为0,对应收入亦是0。

再如2020年被暂停保荐资格的广发证券,2020年和2021年的投行收入分别下降54.89%、33.31%;2021年全年的IPO承销额为0。

参考以前的案例,我们发现保荐机构被暂停保荐资格后,保荐承销收入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受到较大影响。

而平安证券在没有恢复保荐资格之际,就已经出现了保代大规模跳槽、难以揽收新项目、在审项目周期拉长等影响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平安证券保代人数为106人,截至目前为76人,不到9个月流失了30人,占上年末人数的28.3%。

wind数据显示,平安证券目前在审的IPO储备项目也较少,仅为6家,其中5家处于中止状态。这5家中止审查的公司,因平安证券遭罚,在审周期至少增加了3个月。

拟IPO企业对遭遇立案调查、被暂停资格的券商一般持有审慎态度,一是担心自己在审时间增长、过会存疑;二是目前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家过会率高、平均佣金率低的保荐机构,中小型投行正在被市场“抛弃”。

这次被处罚后,平安证券的投行业务将会衰落多久?2021年,公司投行收入同比下降25.77%。截至8月底,公司今年IPO承销数量仅1个,而去年全年为8个。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