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VAR确认,主裁认定日本队进球有效。
【资料图】
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卡塔尔世界杯上,日本队2比1逆转战胜西班牙队,以小组第一闯入16强。日本队在绝境中写下神奇篇章的同时,也爆出超级争议球。比赛进行到51分钟时,三笘薫底线传中,田中碧打入反超球。很多网友表示,传中瞬间皮球已经肉眼可见地出了底线,但经VAR确认,主裁认定进球有效。
这个判罚直接影响到三支球队的命运,如果这个进球不成立,西班牙和日本队打平,那么小组出线的将是德国队和西班牙队,而西班牙则获得小组第一。赛后,德国媒体纷纷怒斥裁判,就连西班牙媒体也直言这是卡塔尔世界杯到目前为止最有争议的判罚。而在本届世界杯,类似的争议判罚,已经屡见不鲜。
以至于,体育评论员黄健翔12月1日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吐槽,“VAR毁了足球,犹如特效毁了电影。本届世界杯冠军已经诞生:VAR(包括半自动越位判罚系统)。”
的确,任何体育比赛都是有规则的。以日本队的这次争议进球为例,根据规则,足球是否出界,得看足球是否整体出界。但这个判断的重点在于:球体正上方的垂直投影是否完全过线。有媒体报道称,当时足球与底线有1.88毫米重合。
VAR技术,当然不太可能有私人利益,从而明晃晃地在全世界球迷的眼前公然作假。因而这的确是一个精准的判罚,只不过这种精准,已经大大超越了常人的感知范围。从而使一场人类的足球,变成了机器主导的足球——以前很少有争议的越界球,如今被“机器先生”拉了回来,变成好球。
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我们需要这样的技术主义足球吗?
技术与体育的关系,素来紧密,但也素来微妙。在人工判罚时代,我们经历和目睹了许多争议性判罚,有些判罚简直是无理取闹,而有些判罚则超越了人的能力范畴。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比赛特别是世界杯足球赛,逐步引入包括视频助理裁判在内的新技术,减少和杜绝错判,是有着进步意义的。
但任何技术对比赛的干预,都是双刃剑。一方面,新技术的运用,确实大大减少了错判,消解了“昏裁”的自由裁量空间,因而一度引起渴望正确和正义的世人欢呼。但另一方面,新技术,尤其是经过升级后精确到毫米的新技术,也容易令参赛和观赛体验变得僵硬和碎片化。
用黄健翔的话说,“VAR改变了足球。现在回忆起当年巴蒂的机关枪扫射庆祝动作,当时要有VAR,巴蒂得冲到场边先装半天子弹,等确认再扫射;贝贝托得跟俩队友先接生,等确认再摇摇篮……”听上去挺夸张、搞笑,但我们目前看到的事实,不是已经接近于这个比喻了吗?
技术的引入,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否则VAR不太可能迅疾普及全世界。但新技术的运用,当恪守这样的底线:不能过度介入,以至于破坏足球比赛的激情与美感,也即人类竞技体育在漫长的时间里所形成的、且广泛遵循的常识。
说到底,足球运动是感性的,技术是理性的。二者有着广阔的融合地带,技术也往往守住了公平判罚的底线。但技术不能被迷信,如果总是让苛刻的技术改变甚至取代裁判在关键时候的自主判断,就会让足球比赛陷入一片茫然和混乱。
技术,或许可以保证判罚的精确,但肯定会削弱裁判的作用,降低足球比赛的戏剧性和偶然性——类似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今后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了吧。
如果连裁判都不自信、不自主,动辄“请旨”于机器,试问这样的比赛,还有什么观赏性和娱乐性可言?而人类踢足球、看足球,不正是奔着观赏性和娱乐性而去的吗?尊重人类的情感和伦理,在合理的空间里发挥恰当的作用,技术才能真正造福于足球,造福于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