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远洋集团、远洋服务发布公告,将分阶段转让成都远洋太古里50%股权及物管公司50%股权,由合作方太古地产接手,其中远洋集团在该项目50%的股权总对价为54.65亿元。
一纸公告的挂出,让成都远洋太古里被放到聚光灯下。于2015年正式开业的远洋太古里,是一座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毗邻历史悠久的成都大慈寺,接壤人潮涌动的春熙路商业区。凭借着自身的地段、建造、运营等多重优势,远洋太古里在激烈的商业地产搏杀中,迅速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商业人文新地标。
数十年的建设、运营过程中,远洋太古里有着怎样的故事?远洋集团在此时选择功成身退又有着怎样的考虑?它与太古之后的合作又将如何? 一切都值得关注。
(相关资料图)
远洋太古里的前世今生
2010年,远洋集团联合太古地产正式获取了成都大慈寺地块。从拿地到开业,远洋太古里共耗时4年多。而事实上,当地政府前期酝酿时间还要更长。由于大慈寺及周边区域重要的历史、文化及地理意义,成都市政府在该地块的招商引资上便花费了5、6年时间,甚至经历了拆除——重建——拆除的过程。
考察良久之后,当地政府最终选择了远洋与太古这对组合。两家企业在各自领域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双方各具特色且互补性强。正如太古地产时任行政总裁白德利(Guy Bradley)所言,远洋集团有很好的本地优势,拥有在国内不同城市工程与开发经验,对国内所有流程都非常熟悉。太古地产发展大型综合项目设计经验丰富,与很多零售品牌有长期良好关系,在商业运营方面有极佳的优势。
与颐堤港一期一样,在成都远洋太古里打造过程中,双方秉承着“同股同权”的合作模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协议约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在招商设计运营有不同意见,以太古地产为主;如果在开发建设和营销中有不同意见,以远洋集团为主。坊间传言,远洋的加入让项目提前了4年亮相。广州太古汇从签署合资协议到正式开业,用了将近10年;上海前滩太古里,从2015年签约框架协议到2021年9月开业,用了6年的时间。
项目获取之初,区域内历史悠久的大慈寺与六座历史建筑嵌在其间,浓厚的旧市井气息与悠久历史建筑枝连理结,开发与保护均要兼顾。当时的项目开发期操盘者曾介绍,“在整体建筑设计上,远洋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六处富含历史底蕴的院落和建筑,再融入两至三层的独栋建筑,并采用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最终的呈现效果就是,这里所有建筑既传统又现代,建筑风格独具一格”。
远洋与太古密切配合,引入现代设计灵感,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融,成功将川西“快耍慢活”的全新生活方式融入到商业氛围中,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案例。
这10年,中国商业地产初成,风起云涌、群雄逐鹿。但在两大股东的共同努力下,成都远洋太古里成功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2021年,成都远洋太古里销售额95亿元,出租率96%,位居2021年全国购物中心销售额排行榜第14位。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远洋太古里租金收入分别为:9.56亿元、10.56、10.75亿元。
随着远洋太古里进入稳定运营期,远洋集团事实上已阶段性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是继续维持重资产持有获取租金收益?还是一次性置换现金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面对着变幻莫测的房地产市场,远洋集团选择了更为安全的发展路线——落袋为安。
远洋向左、太古向右
当前,房地产行业正迈向良性循环的新阶段,倒逼房企从粗放增长到精细化分工。随之而来的是,聚焦主业、“修枝剪叶”成为不少内地房企的选择。
行业大变革之下,远洋也有着自己的定位与思考。远洋集团总裁李明预计,未来房地产行业仍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持续稳定在人民币10万亿元以上规模,企业竞争围绕产品品质、客户服务、健康安全,前景可期。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远洋集团早在2020年便已做出“聚焦住宅开发主业、稳步推进持有物业轻资产化”的战略调整,明确提出降低重资产持有,加强运营、管理能力输出。截至2022年6月,远洋集团二级开发土地储备近5000万平方米,较2020年末新增1100余万平方米。
而在持有物业领域,远洋集团也在稳步推进轻资产化运营,迄今回笼资金超百亿元。无论是转让远洋太古里的股权,还是将锐中心售予平安保险,都是远洋集团在既定战略下的主动选择。远洋高层曾在内部指出,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去掉的是“肉”、锤炼的是“筋骨”,好“筋骨”不愁未来“长肉”,现在这么做是“苦在当下、利在未来”。远洋的逻辑很简单,在最擅长的领域做最擅长的事情,这在之前与太古的数次合作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擅长商业运营的太古地产,也加速了在内地商业的布局,持续发挥其招商与运营优势。今年下半年,太古地产先后与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广州荔枝区政府签署协议,打造有影响力及示范性的商业项目。9月,太古地产还与上海陆家嘴集团签署前滩21号地块的合作意向书。根据太古地产的规划,未来10年,太古地产将有逾500亿港元投资在中国内地核心市场。
深度调整中的房地产行业,运行逻辑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与此同时,居住产业并未落幕,聚焦主业成为内地房企安全生存、稳定发展的应有之义。远洋主动退出成都远洋太古里,既是一个终点,也意味着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