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生意艰难的2022年,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们又要面临新一轮挑战。
随着时间即将进入2023年,奶粉新国标的过渡期即将在2023年2月结束,叠加新一轮配方注册,也成为行业即将面临的一道新“坎儿”。在受访奶粉品牌和行业人士看来,二次配方注册背景下,或将推动行业的新一轮淘汰赛,又将有三分之一的品牌将出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淘汰赛再提速
走访中记者发现,即将到来的2023年对于奶粉行业而言仍是“困难”模式。
一方面,大部分的奶粉配方是在2017年到2018年取得第一轮配方注册,5年的注册证书有效期已经或即将到期,大量品牌需要进行二次配方注册;另一方面,根据2021年3月公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三项新国标,即将在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按照政策规定,新国标实施之日起,生产企业必须按新国标注册的产品配方来组织生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下旬,目前约有90多个品牌的270多个配方完成了二次配方注册,但这一进程落后于市场预期。因为截至2020年底的数据显示,共有440个系列1311个婴配产品配方通过第一次配方注册,这意味着目前大部分品牌还在二次配方注册之中。
有国产奶粉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疫情等客观原因,导致注册审批的进程有所拖后,其所拥有的品牌原计划在年前就可以完成新国标和配方注册,但如今看来可能要拖到明年3月份。目前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旧国标产品,作为库存储备,防备着万一明年3月仍无法通过注册,那时旧国标产品不能再生产,会导致市场“断货”的问题。
不过大多数受访奶粉企业表示二次配方注册的进程较为乐观。
今日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区总裁陈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二次注册菲仕兰总共申请了5个配方系列,注册审批正按计划顺利推进。而国内一家奶粉品牌负责人也表示,预计明年3、4月份应该就能够完成注册。
在业内看来,除了疫情影响,注册进度不快,也与二次配方注册的难度较高有关。
记者了解到,按照新国标和二次配方注册的要求,厂方在提交注册时,产品稳定性要求实验需要做足3次,每次5吨,检验全部合格才能通过,这些实验品并不能对外销售,也让新配方注册的难度、花费时长和注册成本均高于第一次,一个配方系列的成本约在400万到500万元。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奶粉大会上,蒙牛集团奶粉板块雅士利国际吴松航也透露,监管层对于二次配方注册把关也十分严格,比如虽然每个工厂可以申报3个系列,但在二次配方注册当中,监管层要求每个系列必须有明显的区隔,每个工厂只能批复2个系列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吴松航预测,未来市场上,婴配粉产品数量会进一步逐步减少,总量会减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陈戈也认为,新国标+二次配方注册实际上考验了奶粉企业的综合实力,其要求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供应链管理、内部协同能力等都要“在线”,二次配方注册的收紧也会加速行业的洗牌,让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的提升。
新增长在哪?
2022年对于奶粉行业来说仍是艰难的一年,近五年来,我国出生人口出现持续性的快速下降,从 2016年的1883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1062万人,也导致奶粉市场总量不断萎缩,今年叠加疫情影响,又进一步冲击了奶粉的销售。
母婴连锁服务系统汇员帮曾发布了今年前9个月的母婴门店数据调查,2022年前三季度母婴门店月均销售额较2021年下降了6.3%,其中奶粉月均单店销售额下降了约3%。
奶粉行业也进入残酷的存量竞争阶段,从此前公布的三季报情况看,头部奶粉品牌大多维持增长,但增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增长更多来自产品结构性升级和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预计明年国内经济会逐步回暖,这对于奶粉行业会有间接利好。但今年的新出生人口数量还会进一步下降,因此行业总体量会进一步收缩,明年奶粉企业增长的难度依然在增长。
而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机会,也成为各大奶粉企业关注重点。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借助新一轮配方注册,头部奶粉品牌正在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希望通过新配方、新技术的应用来占据市场主动。
陈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2年菲仕兰引入了多款新品,包括通过跨境渠道引入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产品,年底又引入一款新品源悦,后者主要布局目前市场大热的消化吸收赛道,下一步还有计划在中国市场引入有机婴幼儿配方系列,以争夺更多的市场增量。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奶粉企业开始不再把鸡蛋都放在婴配粉的篮子里,转而向儿童、成人等全周期营养需求转型。
近期,中国飞鹤推出了旗下的成人营养品品牌爱本;同期,美赞臣中国也推出了首个成人营养品牌每日悦享,瞄准50+人群提供营养科学解决方案;10月份,君乐宝乳业也对旗下成人奶粉品牌进行焕新,宣布从婴幼儿营养向全年龄段营养、全生命周期营养延伸。
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国内奶粉企业正在从婴幼儿营养逐步向全家营养市场扩张,也是未来中国乳业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疫情下,健康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但国内营养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滞后性,转型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松绑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