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讯息:8家白酒企业2022年营收跨越200亿,2023企业新高地

2023-01-13 16:28:38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打印 放大 缩小

白酒企业的200亿是一个“龙门”,越过了,便能“迎风化龙”,成为白酒行业的中坚力量。


(资料图)

时至岁末,不少酒企的经销商大会都开始密集举办。一年了,总要总结一下今年成绩,确定一下目标完成,以便开始下一段征程。而对数字比较敏感的业内人都会惊奇地发现:200亿元销售额已成为衡量酒企硬实力的硬指标。

就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2022年迈过200亿元销售大关的酒企共有8家。分别是茅台、五粮液、洋河酒业、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习酒、郎酒。其中,茅台和五粮液从突破百亿到跨过200亿,都只用了两年时间。洋河早在2018年就迈过了200亿元大关,也是较早突破200亿的酒企。泸州老窖、剑南春两家均在2021年营收超过200亿元。而到了2022年,汾酒、习酒、郎酒销售收入均突破200亿元。

厚积薄发,“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迈过200亿元门槛的酒企,究竟有怎样的过人之处?

首先,从这些已经迈过200亿元门槛的品牌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感知到一点——它们都有着深厚的品牌底蕴。品牌底蕴既包含文化历史软实力,也包含工艺、产品等硬实力。这需要企业不断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实力,更需要有生产工艺的独创性和较长时间的品牌沉淀。从实际表现来看,越是发展历史悠久、价值表达体系完备的白酒企业,其品牌底蕴就越深厚。以茅台为例,其构建的酱香型白酒价值表达体系,一度成为酱酒产品价值表达的标准范式,至今没有哪家酒企能够超越。

其次,还要有庞大的产储能规模。想要成为销售超百亿的酒企,首先要能够提供足量的产品投放市场。众所周知,即使是主品单价长久维持高位的茅台集团,也在持续扩大产储能规模,力图达到7.6万吨的年产能规模。五粮液2021年年报显示,酒类设计年产能14.16万吨,全年实际产能10.6万吨,在建产能1.99万吨。在产能决定地位的今天,想要跨过200亿门槛,首先就应该有成为200亿酒企的生产硬实力。事实上,“十四五”期间,几乎所有进入到200亿赛道的白酒企业均进入大规模扩产能阶段,白酒产业集中将率先体现在产能、储能集中。

再次,还得具有得当的运营策略。运营策略包含很多板块,譬如品牌运营、产品运营、市场运营等。回望这些达成200亿目标的企业,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市场定位、产品策略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以汾酒为例,它在做好山西本地市场的基础上,推出了全国性的系列产品“玻汾”,实现了对全国高线光瓶酒市场的强势占领。用名酒的身份去做光瓶酒,飞速蹿红并完成逆袭。另以郎酒为例,做酱酒的企业在价值表达上往往会借鉴行业领导者,而郎酒却以“庄园酱酒”的身份出现在消费者眼前,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成为了“规则制定者”。这样的定位策略显然是明智的。

如何跨越200亿?

200亿,是8家酒企已经达成的战绩,也是不少酒企2023的奋斗目标。那么,应该如何去实现它呢?

从已经突破200亿营收的酒企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成为200亿企业,必须具备某些先决条件,譬如深厚的品牌底蕴、必要的产储能实力和得当的运营策略。那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或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学会借势大品牌。品牌底蕴这东西,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荣耀铺垫。没有足够久的发展年限,没有荣获过各种各样的奖项,想要让消费者认同品牌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但对于绝大多数白酒品牌来说,没什么根基又是实际情况。那么此时能做的,就是向大品牌们借势。可以成为它们的子公司,也可以收购一些品牌资产优质的企业。借此达到对外“有话可说”、“有史可考”的目的,岂不美哉?

第二,认真做产能升级。这里的认真有两层意思。首先是追求产能量的提高,避免无货可卖的窘境。其次是追求品质的保障。毕竟不管哪款酒都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第三,做差异化产品。相似的产品外观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相似的品牌故事容易引发注意力疲劳,相似的价格带竞争容易引发价格疲劳。这也说明,在做差异化这件事上,白酒品牌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真正的全国性大单品,势必应该具备与时代同行的基础审美以及与消费者契合的性价比,唯有这种双向奔赴,才不会产生虚假繁荣。

总体来看,200亿确已成为酒企的基本实力体现。一个企业想要成为200亿级品牌,不仅需要品牌积累,也需要产能硬实力和市场软实力的综合表现。但无论如何,200亿级的酒企绝非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周期去孵化、去经营。在行业马太效应影响之下,白酒企业拼的不仅仅是冲劲儿,更是后劲儿。有目标当然好,坚守本心、步步为营去实现它或许更为重要。

责编 / 艾浩

美编 / 刘学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