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电子网上市申报业绩十分靓丽,2021年营收爆发式上涨超300%,而2022年却又迅速回落。业绩如此波动,深圳华强到底有没有为成功分拆电子网上市配合做业绩?随着分拆标的电子网的招股书详细披露,暴露了深圳华强实控人资金隐秘的角落,即巨额的个人资金流水超8亿元。此外,深圳华强一边将巨额资金存入实控人财务公司,一边又较高成本向银行贷款,投资者需警惕上市公司资金被实控人掏空风险。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资料图片)
文/夏虫工作室
近日,深圳华强公告其分拆标的电子网2022年全年业绩。去年年底电子网于创业板IPO申请获审核通过,深圳华强似乎离成功分拆上市又更近了一步。
公告显示,电子网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39亿元,同比增长21.45%-24.6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2.84亿元,同比下降3.30%-10.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2.8亿元,同比增长1.70%-9.53%。
颇为诡异的是,电子网申报上市前夕,2021年业绩出现爆发式上涨,涨幅超300%,而2022年却又迅速回落。业绩如此波动,深圳华强到底有没有为成功分拆电子网上市配合做业绩?随着分拆标的电子网的招股书详细披露,暴露了深圳华强实控人资金隐秘的角落,即巨额的个人资金流水超8亿元。此外,深圳华强一边将巨额资金存入实控人财务公司,一边又较高成本向银行贷款,投资者需警惕上市公司资金被实控人掏空风险。
为分拆电子网上市配合做业绩?
2021年3月10日,深圳华强公告,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华强电子网集团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华强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为深圳华强的控股股东,梁光伟控制华强集团股权比例为92.88%,进而通过华强集团控制深圳华强,为深圳华强实控人。本次分拆后,深圳华强仍将保持对电子网的控制权。
深圳华强旗下拥有三大业务板块,“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电子实体市场和其他物业经营”及“电子元器件产业互联网B2B综合服务”。
我们发现,电子网在分拆上市申报的近期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电子网营业收入由2019年-27.52%增长至2021年的347.63%;营收规模也由5.22亿元大幅增长至31.29亿元。对于创业板上市,无论是监管还是投资者,成长性是拟上市标的重要考量之一。如果仅从业绩增势看,电子网似乎成长性十足。
然而,电子网这种大幅上市业绩背后或离不开深圳华强的“庇护”。
首先,从客户重叠上看,分拆标的与深圳华强出现较大比例重合。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华强电子网与深圳华强重叠客户数量分别为187个、212个、299个、240个,重叠客户收入占华强电子网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8.19% 、 19.43% 、 19.88% 、14.27%。
其次,从大客户销售额变动看,2021年客户销售金额大幅变动。此外,深圳华强的分销客户变为分拆电子板块大客户。
数据显示,电子网2021年大客户比亚迪、纬创资通、歌尔股份等大幅增长,以上三大客户由2020年近2000万元暴涨至2021年的3.4亿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比亚迪、歌尔股份全年销售收入2.22 亿元,其第三、四季度销售收入占比达到了 95%以上。具体如下图:
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歌尔股份2020年属于分销板块业务客户,而分销业务属于深圳华强主业,2021年歌尔股份竟变为电子网全球采购服务大客户。是否存在母公司商业让渡等一系列疑问,在上市审核期间被反复问询。
深圳华强大存大贷 电子网招股书暴露实控人等超8亿资金流水
根据电子网第二轮问询发现,报告期内,实控人梁光伟支出8笔共1895.43万元用于购买高端收藏品和饰品。此外,梁光伟还借钱给同事买房装修、经营茶庄业务等,共借出3352.51万元。梁光伟还给家庭成员转款2655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赡养支出等。三年半总流水达7902.94万元。
与此同时,电子网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梁光伟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大额资金流水为8.1亿元,其中包括买卖股票及理财产品5.81亿元、亲友往来1.93亿元、日常消费3424.81万元和104.7万元的工资、奖金及报销。
实控人如此高额的资金流水是否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上市公司深圳华强呈现出大存大贷的特征值得投资者高度警惕。
上市公司深圳华强将较大资金存入实控人控制的财务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深圳华强与财务公司的资金往来呈现出“高存低贷“的特征。
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存入财务公司的资金发生额超过82亿元,而上市公司深圳华强贷款发生额仅为5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华强及下属子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为9.58亿元,贷款余额为0元,产生利息收入1,713.66万元,利息支出107.48万元;在财务公司贴现票据10,040.53万元,产生贴现费用91.71万元;通过以财务公司为主办企业设立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调拨使用资金的净流出境内的金额为4.1亿元(由公司境内子公司调拨给公司境外子公司)。
更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深圳华强一边向财务公司存款,一边又像银行贷款。2021年,深圳华强仅短期债务就高达52亿元,2022年三季报末超36亿元。
这种资金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呢?对于这种是否可能出现资金占用我们或很难判断,但是我们在《财务公司隐秘的角落:东旭系、亿利系等上市公司沦为集团融资工具?》提出,当出现以下三大信号需要值得警惕:其一,警惕那些“高存低贷”型公司;其二,关注存贷利率合理性;其三,母弱子强尤其值得警惕。
对于深圳华强与财务公司资金往来,已经出现高存低贷特征。而对于利率合理性上,我们根据电子网招股书发现,短期借款等资金成本在4.25%左右,而上市公司深圳华强与财务公司贷款利率则为3.85%,资金利息成本是否公允有待进一步观察。
最后,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深圳华强母公司流动性较弱。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其有息债务分别为263.19亿元、226.61亿元、250.36亿元和 273.68亿元;其同期母公司净负债率分别为 83.37%、74.34%、77.71%和 85.07%;流动负债占比分别为 64.43%、64.39%、63.29%和 58.76%,流动负债占比较大,流动负债中以短期借款为主。截至2021 年3月末,发行人受限资产账面价值 99.31 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13.97%,占净资产的比例为 40.33%,主要为银行长期项目贷款资产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