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也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现场施工如火如荼,距离通水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广州白云站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546个总投资约9500亿元的重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兔年新春,南粤大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热火朝天。
当前,广东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省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加速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资料图片)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大年初一,在广汕高铁惠城南站的建设工地上,15台吊机一字排开施工。为确保工期,春节期间,这里200多位建设者留守一线坚持开工。这是当前广东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一个缩影。
广东不断强化经济大省勇挑大梁责任,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全省多地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取得新进展。在深中通道的建设现场,伶仃洋大桥首片钢箱梁完成吊装,标志着大桥进入上部结构钢箱梁吊装施工新阶段;汕汕铁路全线水中最大跨度连续梁——跨濠江水道160米刚构连续梁顺利合龙,项目建成通车后,从汕头到广州的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佛清从高速北段通车运营,形成清远—佛山—湛江的快速通道……
今年,广东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共1530个,总投资达8.4万亿元,续建项目1281个,新开工项目249个。
突出制造业当家做大做强
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当前,广东正全力把制造业当家这份厚实的家当做大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在广州,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发展先进制造业,当地正巩固提升汽车、电子、石化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佛山,为撑起制造业当家的大舞台,当地积极推动家电、铝型材、陶瓷、家具等传统产业链群互动、转型向优,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引育并举、结群聚集。同时通过做强做优“一区一园一城”、加快建设广佛交界的现代物流产业带等,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东莞是国际制造业名城,当地着力推动千亿级的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百亿级的化工、玩具等传统产业集群不断迈向中高端。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也尝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甜头。东莞皓奇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不断提升创意设计和生产水平,今年新春,其生产的一只只身穿中式红马甲的呆萌兔子玩偶,成为2023年“欢乐春节”品牌活动的吉祥物被送往世界各地。该公司负责人温国雄介绍,生产要求非常严格,得益于技术水平提升,短短几周便完成了打版、定稿及批量生产。
科技创新塑造澎湃动能
创新是第一动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如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广东多点开花。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挂牌成立,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散裂中子源二期获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质运行。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惠州在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持续推进,国家超级计算广州、深圳中心,广州实验室和鹏城实验室两大国家级实验室等重大成果加速布局。
在深圳,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重大战略机遇下,当地计划到2025年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在梅州,春节期间,位于梅江区的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依然一片忙碌。“目前公司订单饱和,春节期间生产设备不停机。”该公司总经办主任魏福莹介绍,去年9月投产的高端电子铜箔项目一期正稳定生产中。该项目是梅州市首个“拿地即动工”项目,预计总体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6亿元。
县域经济活力不断激发
县域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战场之一。广东正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更好促进乡村振兴。
记者采访中获悉,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载体,潮州大力发展单丛茶、畜禽、水产、竹子、预制菜等特色产业,走出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新路。
韶关人均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当地将建好用好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做好城乡绿化美化,以更高标准筑牢粤北生态屏障。
茂名正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罗非鱼,预制菜)为重点,推动特色产业集聚成势、全链发展,农业总产值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时下,广东县域经济的活力正不断激发,发展动能持续释放。县镇村发展的短板,将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编辑:黎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