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通报2022年案件办理情况。2022年,证监会稽查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全年办理案件603件,其中重大案件136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通报线索123件,案件查实率达90%。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案发数量持续下降,办案质效明显提升,“严”的监管氛围进一步巩固,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具体而言,在内幕交易方面,案件多发势头得到遏制,全年办理内幕交易案件170件,同比下降15%。
(相关资料图)
“但‘靠内部消息炒股获利’的市场陋习仍未根除,并购重组、实际控制人变更等重大事件仍是内幕交易高发领域。”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涉案主体看,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交易仍占40%。有的上市公司董事知悉公司筹划重大重组后买入相关股票,信息披露后卖出获利;有的上市公司子公司高管知悉公司将进行重大投资,使用本人及配偶账户内幕交易获利。
在操纵市场方面,案发总量下降,全年办理操纵市场案件78件,同比下降30%。
“组织化、团伙化特征更趋明显。”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市公司内部人联手操纵团伙炒作本公司股价现象仍然存在。全年对十余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高管内外勾结操纵市场案件立案调查,有的与操纵团伙签订伪“市值管理”协议,并提供人员、资金及证券账户等参与操纵;有的组织多个操盘团队通过对倒、虚假申报等手法拉抬、维持公司股价,并约定收益分成。
在财务造假方面,违法案件仍有发生,违规手法隐蔽复杂。全年办理信息披露违法案件203件,其中,涉及财务造假94件,占比46%。
“造假手段隐秘性增强。”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有的实际控制人组织上市公司高管、员工按预定目标全环节实施造假;有的引入知名企业子公司充当客户,开展虚假贸易,为造假业务“增信”;有的通过市场掮客牵线搭桥,聘请“专业”团队为其量身定制造假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特定领域案件仍然易发,违法行为打击效果显著。一是严打“掏空”上市公司行为,办理资金占用、违规担保案件64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案件15件。二是严查债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办理债券信息披露违法案件5件,坚决遏制债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三是依法查处私募违法行为,办理私募机构违法违规案件20件,有力整治非法集资、违法交易、违规经营等违法乱象。
“近年来,证监会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强大案要案惩治和重点领域执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更为精准,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这对于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快推动市场各方归位尽责,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大有裨益。
此外,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中介机构履职尽责状况备受市场关注。从披露情况看,中介机构违法案件保持高位,部分主体失职缺位问题突出。全年办理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件44件,涉及36家中介机构。
“涉案主体及案发领域更为多元。”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均有涉案,提供中介服务领域包括发行上市、股票定增、债券发行、年报审计、资产重组等多种类型。还有个别从业人员严重违反执业规定。有的签字会计师未实际参与审计工作,甘当“橡皮图章”;有的协助上市公司伪造协议虚增收入,沦为造假“帮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是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防范证券欺诈造假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全面注册制改革把选择权交给市场,问责关口前移,中介机构更需要增强合规意识,提高执业能力,切实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监管部门应强化日常监管、监督检查和稽查执法的有效联动,依法严肃追究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违法责任,有力督促其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
当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已正式启动,资本市场改革越深入,打击市场乱象、净化市场生态的任务就越重。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稽查部门将坚持“零容忍”工作方针,依法从严打击各类证券期货违法活动,加大违法成本,强化执法震慑,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