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不少商家为了促销,会送给消费者各种各样的优惠券、优惠卡。但最近不少消费者向本报反映,现在很多优惠券、优惠卡都需要消费者额外付费购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花钱买来的“优惠”并不一定真划算。
“很多餐厅都有付费优惠卡,买卡才能享受优惠。”市民李先生日前向记者反映说,上个月他花19.9元买了一家餐厅的优惠月卡,“商家宣传的是‘一单回本’,意思就是凭卡消费,一次得到的优惠就能超过19.9元,最多能优惠上千元,吸引力确实很大。”可一个月下来,李先生的优惠卡只用了一次,也就优惠了20多元,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实惠,他不禁感慨“买的没有卖的精”。
“前段时间,我在某支付平台买了一家咖啡店的优惠包,售价3元,商家说可以获得22元的优惠。”市民刘女士接受采访时说,这款看上去“稳赚不赔”的优惠包其实也不太划算。因为优惠包内的3张优惠券都是有消费门槛的满减券,其中一张还必须要购买指定饮品才能用。“想要足额享受优惠,至少要消费100多元才行。”刘女士说,“其实在很多平台渠道都能领到额度差不多的免费优惠券,花钱买这个优惠包没什么意义。”
家住河西区的市民王先生也向记者反映,他在家门口的餐厅买过“早餐优惠卡”,凭卡买早餐最低六折。“但凭卡能买的早餐品种可选范围有限。”王先生直言,用了几次后就不想为了获得几块钱的优惠而每天都吃差不多的早餐了。“所谓的优惠倒不是欺骗顾客,但想要获得太多的优惠也不太可能。”王先生说,这也算是商家的一种套路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类需要付费购买的优惠卡、优惠券、运费券、外卖券现在确实比较常见,无论是餐厅、实体店铺还是网店、电商平台,都有类似的优惠活动。这些卡券本身价格不贵,一般是几元或十几元,贵一点的也只要几十元,券面的优惠额度却比较高,动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对消费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消费者仔细研究一下就不难发现,大多数付费买来的“优惠”,都需要满足商家各种各样的消费要求后才能获得。简单一点的是消费额度有门槛,复杂的则有可能需要购买“指定商品”“专属款式”或者是特定的商品搭配组合等,优惠的时间限制、订单数量限制等也很多。想要足额享受商家所宣传的优惠,几乎不太可能。因此购买有偿优惠一定要先做足功课,充分考虑自己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以后再出手,不要被最高优惠额度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