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围绕“稳市场、惠民生、保安全”三大主线,四川市场监管部门将如何发力,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市场监管力量?本期为消费质量报“汇聚2023四川市场监管力量”系列报道③——监管、服务“两个轮子”一起转。
监管、服务“两个轮子”一起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民营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
四川“画出路线图”
近年来,四川省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实有市场主体每18个月就会迈上一个百万台阶,截至2022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25.88万户,到 2025 年有望迈过千万大关。
今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树牢“寓监管于服务”的理念,坚持监管、服务“两个轮子”一起转,促进民营经济规范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持续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破
解
瓶
颈
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回升
民营经济潜力突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靠前服务,精准靶向施策。
对标对表查找差距短板——组织开展民营经济专题调研,省内重点摸清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倾听现实诉求和意见建议,找准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省外对标学习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先进经验做法,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和工作举措。配合做好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筹备工作。
对症下药解决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四川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针对政策“空转打滑”开展政策清理完善行动,针对信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开展融资难题破解行动,针对“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开展拖欠账款清理行动,针对政商关系“亲而不清”“清而不为”开展清亲政商关系构建行动,针对民营企业资源要素获取不便、保障不足开展资源要素保障行动。
纵深推进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引导试点县因地制宜在融资增信、降本减负、惠企服务直达、转企升规、多元化解纠纷等方面大胆探索,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成果。组建改革试点专家服务团,为试点地区提供金融、法律、投资等专业指导。建立改革成效评估机制和推广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宣传典型经验,争取形成示范效应。
科学开展民营经济综合评价——加快构建客观公正、科学量化的评价体系,从发展成效、发展环境、改革创新、主体感受等方面,对各地各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精准画像”,对排名靠前的,在年度考核、专项资金、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激励,对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
贯
彻
条
例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下称《条例》)作为四川省第一部综合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明确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等作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领域。制定《条例》是填补地方立法空白的迫切需要,也是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基础支撑。要以此为契机,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依法授权、依法获权、依法维权、依法用权。
加强《条例》贯彻——以“专精特新”市场主体为重点,深化知识产权“五进”和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三问三送”活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党员专家服务团和博士服务团的作用,针对重点企业“一对一”解读《条例》。规范化建设商标品牌指导站,提供法律宣传、商标注册、品牌保护等“一站式”服务。
加强重要领域保护——突出抓好成都大运会特殊标志保护,集中整治侵犯会徽、吉祥物等非法牟利行为。依托维护白酒市场秩序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溯源平台、假冒品牌联合清理整治行动。深化西南五省(区、市)知识产权合作,建立重点保护名录,加强商标异常申请和商标抢注监测,共同打击恶意注册、侵权假冒等行为。
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抓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侵权线索智能监测等创新。推进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争取顺利通过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验收。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培养,促进知识产权与质量、计量、标准化等深度融合。
全媒体记者 郭剑夫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张可
责编 | 李晓龙
审核 | 开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