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报:央企重组再现大动作!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

2023-04-05 13:42:04 来源:新浪财经

打印 放大 缩小

作 者丨高江虹

编 辑丨张伟贤


(资料图片)

图 源丨图虫

4月3日晚的一纸公告,将两家低调的央企拉进聚光灯下。

当晚,易华录(300212.SZ)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录集团)正在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筹划重组事项,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

这是去年年底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的战略重组后,第一起央企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如果两家央企成功合并,则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将缩减到97家。

“此次整合是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数字强国、信息中国’的战略部署,”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认为,华录集团和中国电科在数字经济、网信与数字经济应用等产业领域具有相关性和协同性。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也认为,这起重组表面上是专业化重组,实际上是数字经济的产业化重组,形成数字产业链,强化国家队力量。

今年2月底,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便曾透露,下一阶段央企的重组整合将在央企内部推进专业化整合的同时,还会通过产业化整合,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华录集团与中国电科的重组整合,无疑正在践行国资委的相关思路。

数字化产业航母浮现

若非上市公司易华录的一纸公告,人们恐不知两家央企正在悄然计划的重组大事件。公告很短,仅仅告知了易华录控股股东华录集团在筹划整体并入中国电科。2011年上市的易华录,是一家面向智能交通应用、专业从事核心软件开发、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智能交通及安防专业产品、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华录集团持有易华录36.86%股权,是其控股股东。

官网显示,华录集团成立于2000年6月,注册资本18.36亿元,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专业从事数字音视频、电子信息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生产、营销、服务及系统集成的大型企业集团。该公司定位于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新型文化产业集团,已经构建了数字音视频终端、内容、服务三大产业板块,打造了国内最完整的数字高清音视频产业链。

中国电科则拥有电子信息领域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肩负着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国防现代化、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职责。202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成为中国电科全资子公司。目前,中国电科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7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名,其中55%为研发人员;拥有4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

“此次整合是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数字强国、信息中国’的战略部署。”周丽莎认为,中国电科的主要产业集中于“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华录集团主要从事大数据产业,两家央企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网信与数字经济应用等产业领域具有相关性和协同性。

“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属于‘大并小’的模式,此种模式将华录集团直接通过产权划转或者股权收购等方式,变为中国电科集团的子企业。”周丽莎认为,该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整合双方原先的股权结构和业务结构无需重大调整,直接在集团顶层进行股权调整就完成了产权归属变化,难度低、周期短。由于华录集团公司的规模比较小,业务单一,就可以作为被整合企业,直接成为另一家规模范围更大集团的二级公司,这样既减少了国资管理的难度和幅度,也同时提升了两个集团公司的资源和竞争力。

这一幕似曾相识。两年前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也是采取类似模式,当时中国普天与中国电科的主营业务存在上下游关系,也存在部分相同或相似的业务,因此当时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的重组不仅可以在内部完成产业链的业务与资源整合,也可以强力推进同类业务及其资源的优化重组,是专业化重组的典范之作。

两年主导两桩央企重组整合,李锦认为中国电科显然国资委被选为央企数字化产业化重组的链长,引领我国央企的数字化产业发展。其实在易华录的主营业务构成中,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占比达50%,政企数字化占比约为38%,数据运营服务占比12%。李锦认为,国家数据局成立后,将会密集出台制度及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统筹算力网络布局,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引导资本加大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投资力度。他认为,中国电科这一数字化现代产业链链长,将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得到支持,使得中国电科数字化价值挖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曾在中国电科调研,张玉卓在调研中强调,要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这一思路其实同期也在张玉卓于《学习时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一脉相承,他当时在文中就表示要准确把握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巩固优势、补上短板、紧跟前沿,以新型举国体制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主体作用,聚焦国家战略任务,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同时,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要建设一批主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龙头企业。

按照上述思路,国资委正在锻造一个数字化领域的新型航母,在全球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上能起到主导地位的龙头央企。

强化数字产业化重组

华录集团与中国电科的重组整合,再次凸显我国对数字产业与数字经济的重视。

4月3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对外表示,去年年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印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数字中国建设的高度重视。曹淑敏透露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8万亿元。行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7.2%,创历史新高。

国资委科技创新局负责人王晓亮也在会上透露,国资委全面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通过政策驱动、组织推动、示范带动、平台联动,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形成了良好局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包括推进重点领域智能化升级,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制造、能源、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加速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据统计,2022年中央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3%,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加档。国资委也在加快数字新兴产业培育,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加快产业新旧更迭和动能转换。强化融通发展,充分发挥5G等7个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行业龙头作用,通过这7个联合体,汇聚央企60多家,高等院所和民企近200家,深化项目合作300余个,营造良好生态。

王晓亮还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加强数字技术攻关,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融合,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数字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李锦认为,数字经济的建设前景目前吸引三股力量在共同发力,除了社会资本、地方政府,还有就是央企,此前央企在数字化方面的投资和运营比较分散,未来有可能会在国家主导下进行央企联动,进行更多专业化产业化重组聚焦。

翁杰明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先后完成27组49家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资委新组建、接收13家企业,监管中央企业的数量从116家调整至98家,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翁杰明称,下一阶段,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当时翁杰明还对记者表示,国资委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把相应的产业通过整合实现一企一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集约化管理。同时国资委也要大力推进产业化,这就意味着国资委要立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在央企和国企内部,同时突破现有领域,向全社会的各类所有制的企业张开双手,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股权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