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时:“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传统戏曲创作与发展

2023-04-18 13:37:37 来源:新浪财经

打印 放大 缩小

转自:廊坊日报


【资料图】

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拥有丰富戏曲文化资源。为不断满足新时代大众对戏曲艺术的发展期待,借力互联网发展势头和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为戏曲的创新赋能,用传统戏曲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4月14日,廊坊市艺术研究所举办2023年“数字文化构建进程中的戏曲创作与发展”文艺座谈会。座谈会立足高新技术领域,专注数字技术理论与戏曲艺术的创新实践结合,特邀一级舞美设计师、河北省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原廊坊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段光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廊坊日报社主任记者孟德明,原廊坊市评剧团团长、一级导演、中国剧协会员胡金刚,廊坊市艺术研究所原史志编辑刘静华等专家参加会议。

廊坊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刘东君主持座谈会,她介绍了廊坊市艺术研究所历史沿革及近年来的戏曲创作情况。她表示,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促使各大行业领域进行着深刻的技术与思维革命,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为我们文艺工作者开拓了新的视角。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内涵,作为专业的创作和研究人员,我们身上担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希望通过对新概念和新发展模式的不断学习,最终实现以技术辅助艺术本体发展,进而更好地研究和展示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在今后戏曲作品创作中形成设计亮点,创新发展传统艺术。随后会议进入主旨发言阶段,到场专家围绕数字文化与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融合,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多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专业意见。

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传统戏曲

胡金刚团长首先分享了20世纪90年代廊坊戏曲创作的辉煌成就,重点通过介绍荣获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剧作品《妈妈》的创排经历,以及评剧“筱派”创始人筱俊亭老师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是如何通过“拿来主义”不断根据自身演唱特点进行移植创新,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舞台形象,揭示出戏曲艺术发展传承之路离不开开放包容的融合创新意识。

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发展至今首先靠的就是一辈辈戏曲艺人不断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推陈出新。与老一代戏曲艺术家相比,当代戏曲从业人员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与支持,但是也如搬进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市场的考验。随着网络数字化的发展,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的人数在逐年下降,线上的点击浏览率呈上升趋势。网络观看的便捷高效更加考验作品的实际水平,数据显示“接地气儿”的新剧作品或者传统经典剧作依然备受追捧。因此,为避免戏曲艺术越来越走向边缘化,年轻的剧作家必须锻炼自身艺术修养,结合戏曲文化特色,真实地感受生活,切实关注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要素,才能够为演员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剧本作品。充分发挥出戏曲本身开放包容的艺术风格,学会将其他优秀文化要素“拿来”归“我”所用,同时还要了解市场,做有市场意识的新时代文艺创作者。

深挖本地文化资源 拓宽戏曲展示平台

孟德明结合自己对众多戏曲名家的专业采访经历,从文旅融合的趋势出发,为大家解读了当前戏曲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他指出减少“工程式”的创作是当前戏曲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希望更多的戏曲专业人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廊坊本地的“运河文化”“淀洼文化”“边关文化”“京畿文化”等真实史料为文化根基,以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为土壤,培育创新戏曲作品。年轻的戏曲从业人员应当向前辈们学习“化整为零”的成功经验,创作以本地文化为内核,以精品小戏为主要形式的作品,开拓新的市场,培养广泛的群众基础。另外尝试将新型的声、光、电等数字化媒体设备参与到传统戏曲的演出过程中,通过结合沉浸式传播,利用3D技术、VR虚拟展示技术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使观众进入场景进行多感官感受,以此引领受众者更好地融入戏曲语境中。还应当充分运用线上线下联动融合的方式进行优势宣发,争取打造出具有廊坊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廊坊的优势文化竞争力,树立廊坊特有的文化典型示范。

挖掘保护廊坊本地戏曲艺术资料迫在眉睫

段光杰所长作为优秀的舞美设计师,首先分享了近年来所设计使用的舞美作品,他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营造出了情景交融、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也使戏剧表演更具“真实性”。随后段光杰又特别介绍了自己在挖掘武生宗师李兰亭、安次文化名士马钟琇以及清代诗人杨莲修等廊坊地区历史文化名人资料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作为廊坊市艺术研究所的老所长,段光杰深知保存珍贵艺术资料的重要性。他曾在十几年前就通过立项购置了廊坊本地第一套专门用于保存艺术档案资料的数字化设备,随后启动了京剧音配像等数字资源录入转化工程,为廊坊本地的艺术资料传承保护开启了一个好头。十多年过去了,计算机技术和数字科技的交互性、便捷性和沉浸性的优势如今更加凸显。一些影响力大、社会知名度高的戏曲曲种,经常能享受到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一些长期缺乏社会关注和重视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戏曲曲种,缺乏应有的研究和保护,面临着被忽视甚至濒临失传或消亡的危险。廊坊是多项古老戏曲曲种资源的重要发展地区,尽快恢复艺术档案数据库的使用,通过对戏曲相关的图文音影像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专题数据库,再通过线上查阅、下载等方式来实现对传统戏曲的传播表达迫在眉睫。

刘静华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组织编写戏曲志的时候,就曾主力参与资料收集整理与书籍编纂工作,也强调了通过新技术手段构建立体的戏曲艺术史料数字化传播保护体系,是新时代青年工作者的艰巨使命。整理档案资料工作量巨大、繁琐、耗时费力,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也无法给人带来名利,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艺术素养和大公无私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另外,出身于艺术团演员的刘静华老师多年来一直爱好戏曲表演,近年来她学会了使用直播和视频制作。将自己演唱的戏曲作品制作成短视频,通过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络传播,展示廊坊群众文化生活的风采,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很高的关注度。通过手机拍摄制作,展示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还吸引了大量票友和戏曲爱好者慕名前来向她学习。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提高廊坊本地戏曲创作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欣赏能力、艺术品位和技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化青年从业者的戏曲保护传承意识,开拓对戏曲艺术的普及和传播新渠道,推动戏曲艺术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