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文:马上评丨家长失信影响孩子上学?株连和谣言绝不是法治

2022-07-21 19:27:41 来源:澎湃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推出了6月辟谣榜,其中“唐山打人事件受伤女子去世”“济南红绿灯遇高温融化”等谣言赫然在列,还值得一说的是,网上流传已久的一则貌似“正能量”的谣言也上榜被辟谣,所谓“父母失信,会影响子女上大学”。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6月辟谣榜截图

此前《经济日报》对这则传言做出澄清,这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等司法文件的误读。前述规定只是规定:父母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后,“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高收费私立学校”主要指高收费的贵族学校,公立大学并不在此范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长失信影响孩子上大学”这样的说法,既不是事实,也不“正能量”,既不能体现法治精神,也反映出一种事实上的“连坐”。这种看似宣传法治的谣言,其实与现代法治南辕北辙,但是近年来,在自媒体平台上一再被推波助澜,甚至被个别基层机关当成 “法治宣传亮点”。

而且近年来,这种“株连”的泛化还蔓延。比如,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网友李强(化名)爆料称,自己曾经参与过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留有案底,结果孩子报名上小学时被拒绝。当地提出了“十个一律”的综合措施:“凡是参与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子女,一律在城区学校就读时予以招生入学限制。”

无论“家长失信影响孩子大学”,或者是“家长涉及犯罪,孩子就报名小学被拒”,都是有违法治原则的。道理很简单,现代法治以个人责任为前提,不能搞株连,也不能搞“恩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祸灭九族”都是不对的。

对失信执行人来说,通过限高消费手段倒逼当事人履行司法判决,以此提倡“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但是,打造诚信社会不能搞株连,“失信寸步难行”针对的是失信者本人,而不是针对其孩子,特别是不能剥夺孩子基本的受教育权,否则会造成不可逆的严重的社会后果。

司法机关仅仅是对“高收费私立学校”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上高收费的私立学校成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手段,而不是限制失信人的孩子正常接受教育。这种被一些人臆想出来的操作,既达不到促进社会诚信的目的,反而会制造社会对立面。

而且这种“株连三代”的说法正以讹传讹,造成严重社会负面影响,比如,一些涉及家暴的新闻下面,居然有网友在问:实施家暴的爸爸如果被判刑,是不是会影响孩子将来上大学、考公?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株连”不会带来法治环境的昌明,而是伴随着严重的误伤。

职能机构宣传法治,不能以讹传讹,重点应该放在失信、违法本身的严重后果,引领风清气正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宣传“家长失信影响孩子大学”等传闻。更要警惕一些打着“正能量”旗号的自媒体乘机兜售带毒的流量。

这一次《经济日报》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这则老传言做出澄清,也是亮出了鲜明态度:株连和谣言绝不是法治!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