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要闻】专访法国巴黎银行(中国)副行长张有方:国际金融机构在华有哪些绿色金融机遇

2022-08-05 19:29: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打印 放大 缩小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胡天姣 深圳报道

投资者想知晓ESG的具体投资机遇,但让我们拓展关注视域,至全球绿色/可持续经济。


【资料图】

作为欧元区最大的国际银行,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下称“法巴”)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开始了较早的探索。

在“双碳”战略下,外资金融机构加入进来。“全球目光聚焦在中国,中国绿色/可持续金融市场潜力很大。”法巴中国副行长张有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称,中资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烈,十分愿意尝试新产品,与外资银行合作创新的意愿高。中国国内监管机构对此也给予了有力支持,与外资银行保持密切沟通,以求及时掌握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除却常谈的标准界定与信息披露,张有方认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还需进一步提升丰富性,以适应不同企业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需求。他表示,目前国内的绿色信贷大都是在人民银行认可的6大领域内进行的融资,资金用途限定于具体项目。而在国际市场上,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挂钩的融资来满足这一类客户的转型融资需求。

另外,在上述框定的6个领域外,还存在大量的其他方面的转型资金需求,这是一个亟待补足的缺口。

张有方表示,未来,在协助中资机构拓展绿色、可持续业融资业务的同时,法巴也在探索将国际市场上更多的绿色可持续金融产品包括绿色风险管理工具引入国内,如绿色对冲工具。

绿色金融产品有哪些可提升之处

21世纪: 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的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发展与前景?中国将扮演何种角色?

张有方:在“双碳”目标出台之后,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在2020年提速。绿色信贷是国内绿色金融融资里最重要的部分,占比近9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口径,截至2021年末,中国国内绿色信贷规模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3%。截至2022年一季度,该数值为18万亿元,增速明显;绿色债券余额约为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可持续金融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有利的政策环境。政府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很大,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对中国的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特性也体现出,其绿色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碳排放量强度一直在下降,但目前仍为最大的碳排放经济体,而且因经济持续发展,中国排放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增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地影响着全球图景,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1世纪:全球视域内,中国的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发展存在哪些特质与瓶颈?

张有方:中国的绿色金融在发展速度与规模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接下来,需要着重关注、提升“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的质量,其中包括:信息披露与绿色认定、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国际参与度。

首先,绿色金融交易的认定与信息披露还需提升。中国的绿色信贷现已达18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也近8000多亿元,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与欧洲或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的标准还需更新与明晰。

其次,绿色金融产品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中国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对广义的ESG可持续金融的探索还只停留或侧重在传统的“E”即减碳环保方面,对“S”和“G”领域的关注还有待加强。此外,对与可持续发展挂钩产品的开发应用还不够,大部分的绿色信贷是对人民银行规定的6大领域内的合格项目进行融资,并未充分满足企业转型所需要的日常流动资金的需求。

海外的相关经验是,金融机构向符合低碳转型要求的企业提供融资,资金不限用途,但借款人承诺将达到某些特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融资成本(利率或票息)将会随借款人的具体表现而进行相应的上下调整,以激励企业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水平。

再次,当前国内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市场仍比较封闭,海外金融机构参与度不足,基本由境内金融机构或境内企业垄断。实现全球最终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各个国家和多个方面的共同参与。一个绿色市场必须,也应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吸引更多具备国际经验、有丰富产品经验的金融机构加入其中。

可提升之处亦是潜力之处。未来,若进一步丰富相关产品,完善市场监管环境,促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程度,中国绿色/可持续金融市场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释放。

如何适应不同的绿色金融监管环境

21世纪:作为国际银行,法巴如何适应不同地区差异化的绿色金融监管环境?

张有方:中国十分重视可持续金融业务的开展。我们与国内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把欧洲的一些做法介绍给中国。国内的监管机构也希望通过与外资机构的交流,及时掌握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不断完善国内的相关监管政策。

作为外资银行,我们在开展业务时,既要遵守中国的监管政策,同时也要符合母公司集团的相关要求。因为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各经济体的共同目标,所以在可持续金融方面,虽然在技术细节上有差别,国内的监管政策和我行的境外母行所在地的要求是没有根本冲突。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我们和国内监管及其他机构之间的沟通较为顺畅。

例如,中国和欧盟之间一直就可持续融资的标准进行磋商,以期促成一个共同的框架。经过不懈努力,中欧在2021年11月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气候变化减缓》,包括了中欧绿色与可持续金融目录所共同认可的、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经济活动清单,最近有对该共同分类目录进行了更新。

中国监管机构也希望有更多的外资机构参与绿色可持续金融业务,并给与了我们许多指导和帮助。我们就特定议题或特定行业,传递欧洲与中国监管机构的信息,链接沟通渠道,同时将法巴在欧洲或国外其他地区的获得的“绿色心得与经验”分享。前述所提及的“外资机构参与度不足”之原因,并非在于“监管”,而是需要一个市场环境转换的过程。

21世纪:法巴此前曾担任中国境内两家银行的绿色融资结构设计顾问,也曾为中资银行提供可持续贷款。法巴是否注意到中资银行在提供绿色资金时的特点?

张有方:过去几年间,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发行绿色或可持续债券十分活跃。在与它们接触中,我们发现,国内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度很高,很愿意尝试新产品,创新意愿强烈。

强的执行力也是中资银行的特点之一。在交易执行速度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着不同,后者在作出决定前,会对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在时间上要慢一些。相形对比,只要市场有新的概念或新的产品出现,中资银行立刻便会表达出尝试的意愿,嗅觉也十分敏锐。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现象,凸显出中资银行力图多元化创新,且在确保金融产品合规的情况下,迅速开展业务的决心。如,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颁布后不久,中国银行在法巴等国际银行的协助下,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了全球首单《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项下绿色债券,共计5亿美元。

21世纪:在法巴的接触中,中国企业在进行“绿色贷款”或绿色融资时,会有哪些具体的障碍?

张有方:目前大部分中国境内企业都有“必须要转型”的要求,他们理解,企业的绿色可持续转型涉及“长期收益”与“短期成本”的权衡,意识到此时若不转型,将来则会面临很大的转型风险,致使业务受压缩甚至被淘汰。

统计显示,目前约有10%的信贷业务可被称为绿色,也就是说还有90%的业务还需要转型。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监管框架进行调整,出台新的政策,并开发新的产品,来支持广大企业的可持续转型。

这里尤其要提到“转型金融”的问题,这涉及到大量的碳足迹很重的传统行业的企业,如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如何为他们的转型提供融资支持是一个紧迫的议题。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国内企业大都缺乏可持续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对市场动态、产品发展趋势以及监管政策不了解,也缺少实际交易经验。另外一方面,国内企业应该尽快建立自身的ESG可持续发展框架,收集和整理有关的基础数据,如碳排放等,确定转型发展的目标和路线图。在这些方面,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银行可以提供协助。

拟将绿色对冲、绿色回购等创新产品引至国内

21世纪:法巴目前在华如何开展绿色/可持续金融业务?进展如何?

张有方:在开展业务时,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客户,需分析每一位客户的具体情况,辨识不同的客户在低碳、可持续转型中的具体需求,探索其可能的转型途径,从而涉及合适的绿色可持续金融产品,并予以落实。

根据法巴的经验,大型国有企业一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把握较高,也有着较为强烈的转型需求。民企方面,尤其是新经济行业内的头部民企,其对绿色市场转型趋势也较为敏锐。我们之间的沟通比较顺畅,业务进展也较为顺利。

在跨国企业方面,法巴也在积极进行业务开拓,目前进展良好。以欧洲跨国公司为例,可以借助他们母公司相对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来协助他们在国内的子公司开展可持续金融业务。

法巴近年来深耕中国可持续金融领域,是在该领域最活跃的外资银行之一,包括国内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领域第一个无追索项目融资、国内科技行业第一笔与可持续发展指标挂钩的融资、与中资银行在境外做的全球首笔绿色回购等。

21世纪:未来,绿色/可持续金融方面,法巴将在华将推出哪些可持续金融产品或业务?与其他外资行相比,法巴的相对优势如何体现?

张有方:作为欧元区最大的国际银行,法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个集团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

法巴将在多个层面继续在中国开展可持续金融业务:依托集团的资源和产品优势,协助中资企业赴境外发行绿色与可持续债券,或组织银团,为中资企业筹集资金,以支持其绿色可持续业务;在国内市场,法巴将继续拓宽客户覆盖面,向客户提供各种绿色可持续金融产品,包括绿色融资、绿色存款类产品、绿色ABS等,同时,不断将国外成熟的融资产品引入国内市场,并在国内进行创新,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法巴还向中资机构提供顾问服务,如协助客户设立绿色融资框架等;同时考虑择机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已经与上海有关机构进行积极沟通。法巴也计划将海外的创新产品如绿色对冲、绿色回购等引至国内。

另外,法巴将继续与监管机构保持沟通,希望能发挥全球性的业务优势,为国内可持续金融监管框架的完善提供建议,帮助中国更紧密地与国际标准接轨、融合,使得更多的国际参与者进入中国充满潜力的绿色金融市场。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