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老旧小区里,想踏踏实实停车不是容易事,车多车位少的“顽疾”让不少业主挠头。就在西城区广内街道西便门东里社区,一套由物管会牵头,停车公司“保驾”,业主参与决策,设立共管账户的停车自治模式解决了300多车位缺口带来的难题,给老旧小区停车治理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一波三折让居民失去信心
说起停车往事,西便门东里社区党委书记陈姬娟直言,一波三折。早在2018年,这里就尝试引入专业的停车公司,想要靠专业的人管理专业的事。可谁知两年后,该公司就因入不敷出匆匆退场,西便门东里停车问题再次没人管。
“大家丧失信心了,觉得这么弄都解决不了,干脆还是谁速度快算谁的,抢着停。”陈姬娟说,那段时间,停车引发的矛盾天天占据社区“头条”,不仅居民们抢,周边工作的上班族也来占车位。
巡查过程中,她经常看见横七竖八的车辆,有的挡住了社区进出要道,有的挡住了消防通道,还有长期罩着车衣雷打不动的占位车,施划的车位管不住车,停车管理彻底乱套。
就这么一直乱下去?怎么办?谁来管?社区物管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会,停车问题再次被摆上桌面,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
“咱们200多个车位,500多辆车,这么大缺口,没有统一管理不行。”一位居民说。话音刚落,质疑声就随之而来。
“之前找的停车公司都撤了,停车费太便宜了入不敷出,太贵了咱们停不起,到头来还不是现在这样?”
一边听,陈姬娟一边记录着大家的发言,会议结束的时候,参会业主一致同意,通过统一管理解决停车问题,但是不能只靠停车公司单一管理,避免重蹈覆辙。
800户居民投票“三选一”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协商会开了十几次,在陈姬娟、广内街道城管办物业专员乔恩泽、物管会业主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方案形成,即遴选一家停车公司管理,物管会和业主们共同监督。
三家公司参选,带来了三套方案。有设置大部分固定车位、小部分灵活车位的,抽签决定停放资格。有不设置固定车位,临时停车,收费按天封顶。有不设置人工道闸,施行智能停车的,通过摄像探头实现无人管理。经过投票,不设置固定车位的方案获选,共有800余户居民参与,500多户居民支持此方案,达到了法定的比例。
方案确定的同时,另一项困扰大家良久的问题也实现了突破。为了避免停车公司半途而废,大家商量出一个双保险的新招。那就是开设共管账户和物管会账户,让停车管理费用通过两个账户实现使用透明、易于监管。
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物业服务人利用共用部分从事经营活动的,公共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通俗地说,物管会可以开设账户保管公共收益,但因为没有法人资质导致无法申请收付款二维码,给车主缴费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停车公司开设共管账户,利用其法人资质申请二维码。共管账户开通后,小区停车管理的全部收入先进入该账户,供停车公司核算当月成本。完成后,资金进入物管会账户,实际花费由停车公司先行垫付。最终经过共同监督,物管会授权后,再由物管会账户向停车公司返还垫付资金,形成闭环。
“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了多年的症结,停车难题终于见亮了。”乔恩泽说。
收支平衡实现正常运转
如今,西便门东里社区的停车管理新模式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新入驻的停车公司已对小区内部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进行了规范,避免车辆混停。重新施划停车位,新增正规车位80余个,在不影响消防、救护的空间设置临时车位。下一步,待社区内的在建工程施工完毕,还将结合现场情况进一步规范各类车位,优化车辆停放秩序。
有了新车位,停车价格同样很亲民。公司按照“分类管理”“按日封顶”对业主车辆类型进行分类。小区每户业主“三证合一”的第一辆车享受“一类车”待遇,每天7元封顶,每月200元封顶;第二辆车采用“二类车”收费标准,每天10元封顶,每月300元封顶;租户车辆为“三类车”,每天13元封顶,每月400元封顶。
“如果今天业主不回家就可以不交钱,按日累计既为住户节省了资金,也提高了停车空间使用率。”停车公司负责人张小亭介绍。
这不,曾经为车位操心的业主杨翼博再也不用抢车位了。下班回家,不仅能看到小区内空闲的车位,还有停车公司的巡逻人员。
“他们服务特别到位,刮风下雨的时候,会提醒车主把车挪到离树远的地方。晚上车位紧张,碰到刚回来的车主,会告知哪有空车位。如果有没关车窗车灯的,他们也会电话通知。”杨翼博说。
随着停车管理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小区停车秩序的不断好转,主动缴费支持停车管理,小区停车管理实现了正常运转。
2022年9月中旬,停车管理季度总结会召开,发现收入已能够覆盖运营成本,新路径效果得到验证,大伙信心更足了。
下一步,广内街道将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推广成功经验。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打造幸福美好的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