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9日讯(记者 高萍)人工智能技术产品ChatGPT(前瞻性聊天机器人)因具有强大的智能对话、信息搜索和文本生成功能大火,ChatGPT之于银行意味着什么?
近日,已有银行称布局ChatGPT应用赛道。行业内人士认为ChatGPT在银行文本生成类工作场景中具有应用潜力,但是在银行业务中面临较多实际问题,在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方面,需要与现有法律法规相结合,做好合规性保护。
银行试水 辅助代码、文案编写
(相关资料图)
财联社记者从江苏银行了解到,该行已尝试运用ChatGPT技术提升软件开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科技运营效能。
“ChatGPT是一种具有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数据,了解用户感受,以便为客户创造更好的对话体验。”江苏银行信息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科技人员通过人机交互,询问ChatGPT对软件的了解与对接情况,ChatGPT给出回应与简单演示模型,以此确定代码的基本编写方案。
此外,科技人员还可通过ChatGPT编写代码的基本框架,将编写方案和基本框架输入Codex,得到代码。为确保质量,负责使用模型生成代码的科技人员会进行最后润色与审查,最终完成整体代码编写。
ChatGPT应用效果如何?“从测试结果看,代码在生产环境运行,完美完成全部需求且仅耗费了不到1小时,不仅编写功能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原先需要与厂商对接沟通耗费的时间也由数天缩短到了数小时。”上述负责人表示。
除上述应用,在此之前,招商银行将ChatGPT融入到品牌文案编写。招商银行近日发布招商银行亲情信用卡(附卡)推文,通过与ChatGPT对话的方式对亲情作出解释,与ChatGPT搭档生成品牌推广文案。
机遇与挑战并存 科技伦理、数据风险需关注
作为人工智能的一次新发展,ChatGPT技术将为银行业提升服务能力带来哪些机遇?又有哪些挑战?
江苏银行信息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的软件开发可能会发展成为AI编写、专人审核的模式,实现生产力的大幅度飞跃。该行会将ChatGPT新技术进一步融入到日常办公、风险评估、客户服务、辅助营销等领域,更快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金融需求。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未来ChatGPT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需要不断的升级迭代。相较于银行现有的AI机器人、数字人等在用户交互方面有了更多的畅想空间,但在数据应用和隐私保护方面,也需要更多的与现有法律法规相结合,做好合规性保护。
对于ChatGPT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撰文指出,ChatGPT在银行文本生成类工作场景中具有应用潜力。在前台经营部门的应用方面,由于聊天机器人是ChatGPT唯一的使用和交互形式,其最直观的应用迁移场景是银行的线上客服。中台管理部门的应用方面,ChatGPT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数据管理和自动化流程功能,使其在计划财务、渠道运营、授信管理甚至战略规划等领域都具有应用潜力。
再就是在后台支持部门的应用。李晔林称,ChatGPT从问世之初至今最广受好评的功能是开发辅助和机器翻译,在编写和测试代码以及多语翻译、多语纠错等任务上表现优秀,上述工作在银行被分配到人力资源密集型部门和岗位,目前已经可以处理相应的基础任务。
不过,当前ChatGPT在商业银行业务中面临较多实际问题。其中,ChatGPT没有开放标准化的知识库接口,商业应用落地存在壁垒。同时,ChatGPT无法联网实时更新知识库。另外,ChatGPT的初始方法是有监督的机器学习,在特定领域应用中的准确性和泛化性须进一步平衡。
此外,存在明显的数据泄露风险和科技伦理问题。李晔林表示,从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来看,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银行与技术提供方之间存在的技术壁垒导致其在银行落地应用的安全性存疑;与此同时,由于技术本身具有可拓展的性质,其此前涉及的作弊、剽窃等伦理问题可能在商业活动中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