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讯息:2023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具备向公众开放条件

2022-09-15 20:39:08 来源:新京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今天(9月15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绿色建筑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预计于今年年底基本完工,2023年底具备面向公众开放条件。

北投集团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公共建筑三星级标准对三大建筑进行设计、建设。三大建筑投入运营后,相比同类型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07吨。

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及室外剧场。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体化施工,节省钢筋、混凝土使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大项目总监、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介绍,三大建筑预计于今年年底实现基本完工并交付业主单位筹备布展。2023年底,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具备面向公众开放条件。“它们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亮相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北京市绿色建筑科技应用的最新典范。”

“我们创新性打破了以往公共建筑集群各自独立建设的固有模式,实现了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共享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预留车站五个单体建筑一体化设计建设的模式创新。”他说,据测算,较之各自独立建设三大建筑的传统模式,采取一体化共构施工方式,可减少支护桩约1400根,节省钢筋约2180吨,减少混凝土约14500立方米,减少土钉墙面积约3500平方米。

加强区域“水弹性”,打造“海绵城市”

项目团队还将区域划分为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地铁前广场三个汇水分区,通过设置下沉式绿地、铺设透水铺装、设置与绿心公园连通的运河故道景观水系等,建成了一套滞蓄消纳、生态排水的雨水排除系统和自然河道系统,可达到50年一遇雨水不外排的设计目标,营造出了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据测算,三大建筑及共享范围内可调蓄水量约4.6万立方米,雨水每年回用量达约3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约93%。”

项目还搭建起全生命周期的BIM智慧管理平台,避免了各专业之间的交叉碰撞,最大限度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资金浪费,节约工程建设成本979万元,节省工期50天。

引入可再生建筑材料

三大建筑项目建设体量大、造型飘逸独特、建筑材料种类繁杂。在建材选用方面,项目按照未来近零碳建筑的发展趋势,引入了多种可再生建筑材料。举例来说,剧院项目部分地上钢结构、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精装修木材采用可再生建筑材料,共采用可再生建材重约4.58万吨。

同时,城市绿心起步区整体采用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满足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生活热水及博物馆常年供冷需求。其中,地源热泵系统在满足三大建筑参观游览高舒适性需求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能源,实现了项目整体低碳、绿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目标,相较于“燃气锅炉+分体空调”的传统模式,每年可减少能耗折算标煤3800吨,系统节能率约45%。

图书馆部分采光顶用上新技术

陈宏达介绍,图书馆和博物馆两个项目中引入了光伏发电等新型清洁能源,作为能源系统的补充。在优先供应自身用电的同时,多余电量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实现了“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应用模式。

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赤印”和银杏树叶片。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图书馆项目结合自身银杏叶片屋顶的设计风格,在每组“树冠”中间的天窗上安装了8组太阳能薄膜光伏系统,铺设面积达960平方米。据测算,图书馆项目光伏玻璃装机量为160千瓦,年发电量为25.6万度。

图书馆项目首层“河谷”区域的采光顶上,创新应用了电子染料液晶智能调光玻璃的新型设备。调光玻璃的应用将智能控制技术与调光技术相融合,可将遮阳系数从0.45降低至0.28—0.32之间,防止强烈紫外线对重要书籍胶粘剂的破坏,延长文献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此外,还可将可见光透过率控制在8.7%至32.4%之间变化,始终为读者提供适于阅读但不炫目的舒适光线。

新京报记者 张璐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